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香港專題 > 正文

細數多年劣行 如今末路報應

2021-05-18

壹傳媒創辦人兼大股東黎智英多年來利用旗下《蘋果日報》傳媒身份,鼓吹「違法達義」歪理,肆意誣衊中央、特區政府及香港警察,造成香港社會嚴重撕裂,促成攬炒派甚至「港獨」勢力抬頭,引發非法「佔中」及黑暴,嚴重危害國家安全,損害香港的法治、經濟及民生,作為禍港黑手,壞事做絕,走到如今窮途末路,正可謂惡有惡報,咎由自取。香港文匯報昨日就此梳理了壹傳媒及其旗下《蘋果日報》近年多宗惟恐天下不亂的劣行,揭露其如何運用媒體的影響力,經年累月撐黑暴,衝擊法治,並透過假新聞、色情淫褻的報道,荼毒青少年,遺禍香江。 ●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書蘭

煽動黑暴 美化犯罪

壹傳媒及其《蘋果》除了長年刊登黎智英詆毀中央的專欄外,近年亦公然刊登大量蠱惑年輕人「違法達義」的言論,美化干犯嚴重罪行的暴徒,甚至鼓吹讀者協助罪犯。

《蘋果》曾刊登戴耀廷所謂「違法達義」的文章,聲稱「違法達義就是在專制社會的抗爭原則。」「當另一人的身體或生命受到真實及迫切的威脅,而當時只有使用對稱的武力才能阻止悲劇發生。」其後,《蘋果》再刊登戴耀廷的「真攬炒十步曲」,稱攬炒是香港「宿命」,而要實現「真攬炒」,需要攬炒派立法會選舉過半數,逼迫中央放棄「一國兩制」,再發動全港三罷、引發全球「制裁」,即可讓香港和中央一起「攬住跳出懸崖」,攬炒後或是香港的「新開始」,鼓吹讓年輕人為自由的新世界「戰鬥」。

《蘋果》常年美化犯罪。「港獨」分子梁天琦在非法「佔旺」案被裁定暴動罪罪成後,《蘋果》竟隨即在頭版稱梁天琦「勇於承擔,不放棄香港」,將「港獨」分子「英雄化」;《蘋果》又在黑暴期間稱暴徒為「義士」、「勇武」,並曾在採訪由中年人帶領年輕人組成的暴徒組織時,稱組織年輕人犯法、縱火的人是「心存公義」;《蘋果》又以「火魔法師」來美化以燃燒彈襲警的縱火狂徒;黑暴佔領及摧毀中大校園,《蘋果》卻稱之為「中大保衛戰」,稱暴徒以「血肉之軀」抵擋警方,將暴徒粉飾為悲壯的「英雄」。

鼓吹縱容暴徒阻警執法

《蘋果》亦不斷鼓吹縱容暴徒,阻警執法。2019年數千暴徒以「和理塞」之名癱瘓香港國際機場,大肆破壞港鐵東涌站和青衣站,令旅客要徒步出入機場,《蘋果》卻以題為《義載「和理塞」演港版鄧寇克》的報道,稱讚當晚「義載」滯留機場的暴徒的司機,是所謂展現香港人「齊上齊落的精神」;《蘋果》更在刊登為暴徒提供裝備的「國難五金」老闆李政熙的專訪時,讚揚他向小童「免費贈送」抗爭裝備,將其描寫為「希望學生不用再食催淚煙」的「義勇商戶」,蠱惑年輕人做「童兵」,要「為自由而戰」。

炮製假聞 散播謠言

在2019年連場黑暴期間,壹傳媒及其《蘋果》不斷散播大量失實謠言,包括所謂「831打死人」、「新屋嶺強姦」、「爆眼女事件」等,到後來更多次被證實造假,反映該報有計劃地灌輸市民仇視警察,擔當散播不實謠言及黑暴理念的旗手。

炒作「831打死人」報道

《蘋果》曾大肆報道黑暴的「急救少女」在尖沙咀被警方發射的布袋彈「爆眼」,但該名「爆眼女」卻一直以司法程序阻撓警方索取其醫療報告,謊言不攻自破。

《蘋果》又連番炒作「831打死人」的報道,聲稱「太子站警察打死六名示威者」,更引述「死者親友」言論證實事件,頻繁報道市民在太子站的「祭奠」情況,令錯信其報道的民眾以為事件涉及多人死亡,並到太子站參與黑暴的非法集結、堵路,造成不少無辜途人嚴重受傷,警署、港鐵站被縱火,交通設施、商舖遭破壞,更有參與違法的年輕人因而鋃鐺入獄,前途盡毀。不過,有記者逐一追查網傳所謂的「死亡名單」,卻確認「警察在太子站打死人」純屬虛假,所謂死者「韓寶生」後來更在海外現身澄清,並發起網上眾籌。

消費陳彥霖自殺事件

被發現全身赤裸浮屍在油塘海面的15歲少女陳彥霖,則是《蘋果》另一個曾極力炒作的報道。當時該報「強調」陳彥霖是「被警方逼迫自殺」。儘管警方已經澄清,經初步調查和解剖後,死者無表面傷痕、無被性侵跡象,而學校閉路電視片段顯示,死者在自殺前將自己的財物放在校園內,赤腳向海濱公園走去,警方及死者母親均已表明死因無可疑,公開呼籲大家停手,不要滋擾家人,讓死者安息,讓家人恢復安寧。但《蘋果》竟不斷消費死者,更將此事嫁禍陳彥霖就讀的香港知專設計學院,令校舍被暴徒嚴重破壞,知專院長王麗蓮被圍堵落淚,涉嫌製造黑色恐怖、污衊警方。

事實上,《蘋果》早於1998年報道「陳健康事件」時,其記者曾提供5,000元予天水圍三屍倫常慘案的男事主陳健康嫖妓,藉以自製假新聞。《蘋果》當時更曾謊稱沒有給錢,直到陳健康拜祭妻兒時被市民痛打,才由他揭破此驚天醜聞,黎智英當時則在頭版刊登全版公開道歉啟事。

渲染色情 譁眾取寵

壹傳媒及其《蘋果日報》利字當頭,除了不斷挑戰香港法治、散播不實謠言外,亦濫用新聞自由,以色情、血腥來刺激銷量,譁眾取寵,毫無傳媒專業及道德底線。

對於所有已提堂的案件,作為傳媒不會作具體內容報道,否則或會令陪審員、證人、法官造成先入為主的印象,影響司法公正,令被告人可以申請永久擱置聆訊,更有機會被控藐視法庭。不過,《蘋果》曾在「大角咀唐樓肢解父母案」的報道,導致案情廣泛流傳,造成「輿論公審」,嚴重干擾司法公正。《蘋果》當時被控藐視法庭,最終被判罪成,時任總編輯被判罰款。

炒作「安心事件」谷銷量

《蘋果》又曾買下歌手許志安與女藝人黃心穎在的士的親密舉動偷拍錄像,並大肆炒作「安心事件」提升銷量,但事件明顯與公眾利益無關,變相鼓吹在的士車廂內偷拍並曝光他人私生活的行為,嚴重侵犯當事人私隱,涉嫌觸犯《私隱條例》,做法極不道德。

事實上,《蘋果》多年來多次被淫褻物品審裁處裁定違反《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如2006年在題為《Sexercise性愛運動治百病》的報道中,刊登一對男女的赤裸擁吻照片,卻只以極不顯眼的馬賽克效果遮蓋女方乳頭,就此被淫審處狠斥其以報道掩飾刊登色情照片。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