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房內有不同款式和用途的井蓋。
開埠初期
當時並無專責部門管理供水及排污設施,鼠疫爆發,促使政府改革供水及排污設施。供水及排污管道從地上轉至地下,井蓋成了操作及維修地下管道重要的連接點。當時造船業是香港重要的產業,該行業興旺帶動鑄鐵業發展。造船廠培育了大量技術工人,如鐵匠、翻砂師傅。
1950年代
本地造船業及鑄造廠復甦,1953年,政府記錄當時共有16間鑄鐵廠及約400名工人。1940年代後期國共內戰及政權更替,不少蘇浙籍的紡織實業家來香港設廠,帶來鑄鐵的技術和人才。鑄鐵工匠自立門戶,在木屋區搭建簡單山寨廠。
1973年
政府推出「十年建屋計劃」,基建項目增加,對鑄鐵產品需求亦上升。由於市區土地供不應求,部分鑄鐵廠搬到新界郊區繼續生產。隨後,市區急速發展,寮屋區逐漸拆遷,工廠遷至鄉郊租地設廠,廠商亦難以獲批新界土地擴建廠房。本地鑄造廠開始向內地廠商訂貨。
1991年
政府制訂《空氣污染管制條例》,鑄鐵用的沖天爐要安裝符合要求的過濾裝置,成本高昂。最終只得兩間鑄造廠獲批牌照。及後兩間工廠停爐,意味本地生產線正式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