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香港專題 > 正文

陳肇始:修例可吸境外醫修專科

2021-05-20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香港特區政府建議修改《醫生註冊條例》,引入合資格的非本地培訓港人醫生來港執業,在公營醫療機構工作滿5年倘獲確認為稱職,便可毋須考試正式獲註冊;即使未有專科資格的,同樣可來港執業,前提是需要先在本港接受至少6年專科培訓。食物及壎竻膚蔽瓥粉F始昨日表示,理解本地部分專科培訓名額不足,但亦有部分專科培訓名額一直有空缺,相信可吸納更多非本地醫生修讀有關專科。

陳肇始昨日在電台節目上表示,將會與專科學院商討增加專科培訓名額的可能,而醫管局本身亦有大量空缺及培訓資源,如果有非本地醫生加入,就可以填補空缺,「有些(專科培訓名額)是有空缺的,醫管局都希望多些人去申請,當然會吸納多些非本地培訓醫生。而本地畢業生因各有心儀的專科,可能某些培訓學額有時亦需要輪候,當然一定要看看如何增加這些學額。」

她強調,非本地培訓醫生即使可免試執業,目前也有機制評核他們的專業水準,「有專科資格或中期試資格的都需要由我們的專科學院檢視,如果要於香港接受專科培訓,都是要通過香港專科培訓考核。」

陳肇始又指出,引入非本地醫生並非新事物,上世紀九十年代香港有逾2,000名本地註冊的海外醫生,佔整體醫生約四成,當年從英聯邦國家接受培訓的醫生,可免試在本港執業。而自九七年香港回歸後,本港的非本地醫生數目漸減,目前佔整體一成,反映香港有空間吸納更多非本地醫生。

續增本地醫科生學額

她透露,不少在英國、澳洲讀醫的香港留學生都希望回流,希望特區政府修例後對他們有一定吸引力,而政府不會單靠引入境外醫生來解決公營醫療系統的問題,會繼續增加本地醫科生學額,醫管局亦有挽留人手方案,發展公私營協作計劃等。

外界也關注新設立的「特別註冊委員會」沒有病人組織或前線醫生的代表,以及委員會如何制定獲認可的境外醫學院名單,陳肇始表示,委員會涵蓋不同醫學界代表,例如專科學院代表給予有關專科培訓的意見,委員會內亦有醫委會主席,若醫委會委員有意見,也可透過醫委會主席反映,亦有空間委任業外委員,盡量平衡不同聲音,並指「委員會(成員)大部分都是醫學界人士,相信他們對國際排名、醫學院的課程、標準、專業水平有一定的認識,(委員會工作)是需要公開、透明及客觀。」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