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繁體 | 簡體 
要聞 內地 港聞 台灣 國際 評論
財經 地產 教育 副刊 娛樂 體育
專欄博客 獨家報道 即時新聞
網上調查 人物專訪 香港賽馬 網址導航
2001年3月23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港聞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1-03-23] 廉署查銀行貪詐案二五○宗

放大圖片

 廉政專員黎年與銀行界誠信領導計劃工作小組劉智傑均認為銀行貪污案件多是個人操守問題,與制度無關。

 【本報訊】自九七年底亞洲金融風暴爆發至今年二月為止,廉政公署共調查了二百五十宗有關銀行界的貪污詐騙案。而近期更接二連三發生多宗涉及上市公司詐騙銀行的案件,但廉政專員黎年表示,這並不表示銀行的監察制度出現問題,大部分案件都只是涉及個人操守問題。

 黎年昨日出席銀行界專業道德會議,他在致辭時表示,九七年底亞洲金融風暴爆發至今年二月為止,廉政公署共調查了二百五十宗有關銀行界的貪污詐騙案,當中更有很多涉及以虛假交易向銀行申請信用證,有些更得到缺乏誠信的銀行職員的協助。不過,黎年認為,涉及銀行職員貪污的案件未有日趨惡化跡象,這類案件只佔私人機構整體貪污數字的百分之四至百分之五。但由於銀行界的信用涉及香港的國際金融地位,因此有必要加倍關注。

 對於近期廉署揭發多宗有關詐騙銀行信用狀的案件,是否銀行界的監管制度出現問題時,黎年認為,現時銀行的監管制度並沒有出現問題,涉及的案件都主要是個人操守的問題。但他承認,有必要不斷增強業內的操守培訓,因為時代在不斷地變,制度也應跟時代轉變,以確保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黎年並表示,雖然銀行界競爭激烈,但不表示貪污案件會因此而增加,最重要是加強教育及宣傳。他強調香港擁有健全的銀行監管制度。廉署已經與銀行界成立工作小組,制定操守指引,給銀行業的管理人員參考。他也不認為很多銀行為了保持名譽,會私下內部解決貪污的間題。

 銀行界誠信領導計劃工作小組主席劉智傑表示,將面世的《銀行界專業道德實務指引》將為剛入職銀行界人士作出指引的作用,而銀行本身已有一套行為守則。劉智傑表示本港銀行界貪污情況並不嚴重,比其他先進的國家還要好。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新聞專題

更多
共和國成立60周年 
甲流肆虐全球 
龔如心遺產官司 
G20金融峰會 
兩岸關係新局 
陳水扁夫婦被判無期 
粵港合作新發展 
中國經濟回暖 
「鏹水彈」傷人案 
聚焦上海世博會 
MJ猝逝 
烏市騷亂 
莫拉克重創台灣 
鐵礦石談判風云 
緬甸果敢戰亂 
最新調查

 [查看結果]
焦點調查
中國政壇新星

第二屆全國網絡媒體山西行

文匯報屬下辦站

文匯報屬下公司

文匯海外版

 香港文匯報新媒體中心 版權所有 © 1997-2025 WENWEIPO.COM LIMITED. | 廣告 | 關於我們 | 交換鏈接 |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