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06-07] 物有所值:太平山與老襯亭放大圖片
鄭寶鴻
平山頂的第一座瞭望亭,建於十九世紀末,後來被拆卸,當局在此設立發射天線站,這裏則成為禁地。
早於開埠不久,已有外籍人士在山頂居住,上山下山的交通工具,只有步行以及人力的轎兜和肩輿。
相傳一八七○年代,一位外籍人士飼養一頭駱駝,用以代步而成為美談。
一八八八年,由花園道至山頂的登山電車(纜車)通車後,由於交通方便,外籍人士紛紛由鐵崗(忌連那利)、堅道及羅便臣道等地區,遷往山頂居住。
一九○四年,由於籌備興建九廣鐵路,當局將由柯士甸道以南的尖沙咀華人居住禁區,改為港島區的山頂,此禁令於二次大戰後才被取消。
山頂的第二代瞭望台,興建於一九四○年代末。一九五○年代初,「新晚報」的一位編者,在一新聞評論中感謂曰:「由太平山頂望落𨪛,每日不知有幾多老襯!」從此,這瞭望台便被冠以「老襯亭」的「美名」。
第二代老襯亭令不少「老餅」留下美好的回憶。多座瞭望鏡(又稱千里鏡),入一毫看一分鐘,不知留下多少眼眉毛在此。
第二代老襯亭於一九七○年被拆卸,兩年後,美輪美奐的第三代老襯亭落成,當中設有超級市場、郵局、一間名為凌霄閣的曙U及一間爐鋒酒樓。
這座老襯亭亦於一九九○年代被拆卸,於一九九七年,半月形的第四代老襯亭又告落成。
時至今日,乘纜車上山頂,遊老襯亭為來港遊客必備的節目。
圖中一、二、三的三張明信片,可見一、二、三代的老襯亭,每張的成交價均約為二百五十元。第四代老襯亭,請各位親自去實地參觀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