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記錄帳戶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簡體 
2002年1月27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港聞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2-01-27] 大帽山的「響石」

放大圖片

 大帽山上的「響石」。

•司馬龍•

 在大帽山的西南面山腰,亦即荃灣北面的山上,有一個「響石墳場」,墳場當然是埋葬死人的地方,墓葬處處,此乃一般墳場所見的現象,於此不贅,倒是這個墳場名為「響石」,得名之由卻值得一提。

 「響石」二字是一個號實地名,也有述事的意思,字面十分淺白,一見即明。這個墳場有汽車通道與荃錦公路的川龍村銜接,每逢清明節或重陽節前後,孝子賢孫或掃墓人士可以駕車或乘車直達,墳場一帶人頭湧湧,十分喧鬧。「響石」是一個很古老的名稱,在古籍中早有記載,香港早在七十年代初一個關於荃灣地區的歷史地理掌故和傳聞的展覽會中也有提及「響石」的傳聞,看後使人印象深刻。

 「響石」一般言之是可以敲得響的一方或一組岩石,在香港的鄉郊或荒野分佈很多,無獨有偶,每一塊響石背後均附有一則或多個版本的故事傳聞,如荃灣圓玄學院內的五音石(已毀爛及被封蓋);西貢海下的東風石;打鼓嶺區禾徑山村前的咚咚石,大欖掃管笏村後的樁頭鑼石;大嶼山近分流的響鐘石……,這些都屬於獨立一塊,可以敲響的石塊,但若論規模之大,壘石之多,則遠遠不及這一組位於荃灣山上,本身就被直接稱為「響石」的響石。

 這一組響石位於大帽山西南山坡上,下臨川龍村,約在海拔四百餘公尺的水平位置上,由一組大、小、厚、薄不一的岩石壘疊而成,數目約達十數。亦有傳言說,除「響石」的主體岩堆外,附近還有多堆石塊是可以敲得響的,但比主要的一堆響石卻遜色得多。另一說則另有一組響石稱為「鼓石」。六、七十年代,響石附近的灌木尚未叢生,遊人可以穿過不高和不很茂密的灌木叢摸索前行至靠近響石之下,然後攀上該堆岩石的頂部,離地面約有十尺高,遊人還可以站在石堆上以硬物敲擊較薄體積的石塊,即發咚咚之聲,餘音悅耳而悠揚不斷。

 傳說「響石」本來位於大帽山頂上,日漸向東面的山下移落,每年移動約一粒米的距離,原意是要移到青衣門(即現時有多條行車、地鐵、機鐵橋樑橫跨的藍巴勒海峽、意思是以響石阻塞該水口以按既定天意更改荃灣和青衣一帶的地運,豈料一次當響石正默默蠕動之際,湊巧被一名婦人看到,而這位婦人當時正身懷六甲,產生相剋作用,響石從此便留在當時的位置,不能再移動。是耶非耶,實在難以考據,但這堆「響石」的的確確存在,而且尋覓不難。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