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記錄帳戶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簡體 
2002年9月21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2-09-21] 文匯社評:兩地基建合作進入務實階段

 昨天在上海舉行的「內地與香港特區大型基礎設施協作會議」,傳來令人振奮的好消息:雙方同意開展研究建設香港與珠江西岸陸路運輸通道;研究選擇廣深港高速鐵路的線路;探討包括「跨界保稅物流快線」及「內陸貨物村」形式的物流發展合作空間。這三項成果,顯示兩地經濟合作進入務實階段,取得實質性進展,也反映出香港正以一種新的思維面對兩地經濟融合的趨勢。

 這三項成果對於經濟低迷的香港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方面,香港需要大型的投資項目和新的投資熱點作為龍頭,以帶動經濟復甦和發展。連接香港和珠江西岸的跨海大橋,工程投資數以百億計,如果通過可行性研究而正式啟動,不僅可以帶來經濟增長,而且將極大地振奮港人的信心。同時,香港若能在發展物流業方面加強同珠三角的合作,實施「跨界保稅物流快線」及「內陸貨物村」這樣的安排,形成物流業發展的投資熱潮,必將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

 另一方面,香港最大的優勢,就是背靠經濟快速發展的祖國內地,與珠三角這個被稱為「世界工廠」的製造業基地山水相連。香港就是要充分發揮這種地緣的優勢,全面接通水陸通道,使香港與珠三角及更深腹地之間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暢通無阻,鞏固香港國際金融貿易中心的地位,並使香港成為亞洲區首選的國際運輸及物流樞紐。將於二○○五年建成的「深港西通道」,將進一步解決深港之間交通擠塞的問題。兩地共同規劃的廣深港高速鐵路,不僅縮短穗港之間的客運時間,還能有效地與全國高速鐵路網連接,並與規劃中的珠江三角洲地區快速軌道網銜接。香港與珠江西岸之間如果通過大橋接通,粵西、廣西乃至西南其他廣大地區將有大量外貿集裝箱經香港運往國際市場。這樣,既可帶動中山、珠海及江門以至粵西等地的經濟起飛,也為香港國際航運中心開闢新的貨源,給予我們新的巨大的經濟機遇。

 從這三項具有實質意義的成果中可以看到,特區政府在兩地合作的指導思想上,已經出現質的飛躍。回歸五年多,兩地合作的問題雖然一直都在談,但過往香港方面參加會議則只帶耳朵和嘴巴,沒有方案,不談具體問題,當然也就不會有實際成果。現在的情況已經完全不同了。這次會議討論的議題非常具體務實,其中的一些項目如「跨界保稅物流快線」及「內陸貨物村」等就是由香港方面提出。這反映出特區政府在兩地合作問題上的務實思維方式和工作作風。行政長官董建華在去年的施政報告中強調,要將香港與珠三角的經濟合作作為香港經濟發展戰略中的一個關鍵部署。曾蔭權擔任政務司長以來,明確提出「擁抱珠三角」的概念,具體統籌並全力推動兩地合作事務,現在終於取得實質性進展,委實可喜可賀。

 這次會議的成果也反映了中央政府對香港的大力支持。這也是「一國兩制」優勢的一種體現。正是在中央的協調之下,香港與內地省市可避免區域基建的重複建設,加強區域經濟的互補作用,積極拓展合作空間。

 當然,香港同內地之間的經濟合作有大量的工作要做。香港方面要進一步加快工作的步伐。政府部門過往那種將兩地合作項目當作一種遠景規劃久拖不辦,懸而不決的狀況不能再出現了。香港過往在兩地合作方面浪費的時間太多了,不能再耽誤了。香港社會期待政府盡快展開港珠通道的研究,抓緊落實兩地基建協作會議的各項成果。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