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記錄帳戶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簡體 
2002年12月11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副刊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2-12-11] 聊天室:三十年代的香港教育文化

放大圖片

 香港大學校園一角。

鍾 明

 戊戌(一八九八)年發動的維新變法,只有一百天就失敗了。「百日維新」未能改革清朝的政治體制,然而其影響是深遠的,在教育上「廢科舉、興學堂」,對於文化知識,提倡「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中西文化的通道打開了,人們的思想開始解放,跟著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皇朝,建立民國,辦起新型學校,逐漸取代舊式私塾。

 內地的變化影響著香港。香港本來是中國人的聚居地,香港絕大部分居民保留著中國的傳統習慣,開埠初的幾十年,有錢人的子弟也只入讀私塾。直至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內地的學校普遍開辦了,香港才辦英皇、皇仁等幾所英文書院和由教會創辦的培英、嶺南等中文學校。一九一二年,香港政府又創辦了香港大學。雖然這些學校為數不多,但這些學校將中西文化融合,成為中西教育文化的一個交匯點。學校容納的學生不多,培育出的人才亦是鳳毛麟角。我們知道,孫中山先生早年是在皇仁書院畢業的。

 香港的教育文化萌生於十九世紀末,而其得到成熟發展還是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三十年代是世界歷史上最動亂的年代。一九二九至一九三三年爆發了震撼整個世界的經濟危機。繼之發生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的戰火首先在中國國土上點燃。在歐洲,德國伙同意大利吞併弱國、侵犯了英國和法國的利益,一九三九年九月英法對德宣戰,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在這烽火連天之形勢下,香港卻偏安一時,因而大量難民湧入香港,僅在港島、九龍部分地區,人口便增至五十多萬。

 人口劇增,也給香港帶來更多財富以及人力資源,從而促進了香港文化教育的發展。人多了,大量青少年要入學讀書,文化人要找工作,因此,香港的學校如雨後春筍,應運而生,在九龍的英文書院喇沙、拔萃、華仁、英華等學校,都有進一步的發展。而私立中文學校,當時較出名的有鑰智、香江、東方等中學及其附屬小學。時勢需要,香港的學校得到內地政要和學者垂青和支持。例如深水步大埔道的香江中學,其校董會主席是國民黨元老、國立中山大學校長鄒魯,該校的教師中有原廣東省立襄勤大學教授黃伯軒,校長是林斌衡。由於當時香港學校成了國民政府軍政要人所覬覦之物,香江中學被陳維周(陳濟棠之兄)的兒子陳樹霖看中,陳樹霖設法謀取了該校校長職務。發生這種現象,不管其背景如何,在某個層面上顯現出了此時香港人才薈萃,教育文化欣欣向榮。

 到處硝煙瀰漫,戰火雖未殃及香港,但山雨欲來風滿樓,形勢預示了戰禍來臨是不可避免。學校此時採用的中文課本是中華、復興書局出版的,其內容當然有濃厚的時局色彩,而且特別增設了戰時常識課程,由教師向學生講述現代戰爭狀況,加強備戰意識。中國與英國都是協約國,同屬一個陣營。飽受日本欺壓的中國人,此時在香港更是上下一心,同仇敵愾。青少年愛國熱情高漲,由學校組織上街宣傳、賣花、賣旗,籌款支援前線。時局緊張,學生的求知慾並無減退,相反,他們更珍惜時間,勤力學習,呈現一派教育文化空前繁榮景象。可惜的是,好景不常,一九四一年十二月日軍侵佔了香港,把這一時期發展起來的香港學校一掃而光。在日本殘酷統治的三年八個月,香港僅存一間學校。

 說起來不可思議,偌大的香港學校就只剩一間。歲月流逝,看今天,香港已有八間大學,無數中英文中學和小學。現在有些小學因生源不足,還不得不計劃停辦。香港教育文化的發展,應值得好好總結。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