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記錄帳戶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簡體 
2002年12月20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副刊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2-12-20] 杜亦有道:鹹水歌

阿 杜

 廣東傳統粵謳有南音、木魚書、龍舟和鹹水歌等,「南音」有名曲《客途秋恨》及曾拍過電影的《男燒衣》為新一代港人所識,「木魚」與「龍舟」則這三、四十年已成絕響,「鹹水歌」更是少人知聞。

 阿杜在廣州唸中文系時,曾有「百粵民謠追源」課程,因此什麼都曾涉獵皮毛,「鹹水歌」者即是水上人的民謠,三角洲人慣叫浮家泛宅的水上族為「蜑家」,早年有「蜑家雞——見水唔得飲」(意指雞隻養在船上雞籠看見下面滔滔江水卻一口也喝不著),及「蜑家婆打仔——沒處可逃」等等俗語。而珠江口之水上人家許多時候出伶仃洋等鹹水海域打漁,因此他們的民謠就被稱為「鹹水歌」。

 「鹹水歌」的代表作有《水仙花》,首段歌詞為「水仙花以及香芹菜,昨晚應承共你開來。難為忍心丟捨妹你咁耐……」其實也是唱出水上人女兒渴求「埋街」嫁上岸的心理。「木魚書」則多是公子落難才子佳人等各劇種故事改編出的謳歌集,為以前順德女傭家中婦人廚娘等自唱互娛之「唱故事」。民初之前男女授受不親,女性難得出外活動,唱木魚書是她們合法的「前朝卡拉OK」,而由此亦使不少歷史掌故,輾轉薪傳。

 「龍舟」則是純粹的街頭賣藝討錢的「乞兒歌」,唱者手持倒轉掃把狀的小龍舟,胸前掛鼓鈸,邊敲邊唱,挨戶討賞,唱的皆是吉利語,心中流的是淒苦淚。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