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3-07] 先減財政赤字 有利振興經濟
英文《中國日報》香港版今日發表社論,譯載如下:
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公佈了新的財政預算案,公司利得稅、薪俸稅、間接稅和政府收費均向上調整。但是,政府採取了分兩步走的政策,處理薪俸稅問題,積極回應市民的訴求,達到了既要加稅,又不影響通縮加劇,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做得較好。從大局出發的市民,普遍支持這個方案。
今年的財政預算案,面對著香港內外各種不利的經濟因素,又面對空前巨大的財政赤字,財政赤字高達國民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五點五,已經超過國際上的安全水平,所以,從香港的經濟安全出發,從復甦經濟的大局出發,先行解決財政赤字,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財政赤字解決了,才能創造條件振興經濟。目前,國際評級公司對香港的財政預算十分關注,就是看特區政府有沒有措施、有沒有果斷的決心去平衡財政收支,假如沒有實質性的措施,信貸評級公司就會把香港的主權評級降低,香港就有可能陷入被國際投機者衝擊聯繫匯率的漩渦之中。在香港金融危機因素沒有排除之前,國際和本港的商人只會持觀望態度,不敢投資,不敢消費,香港的經濟就會長期陷入低谷之中,欲振無力。為了振興經濟,先解決財政赤字,是大局的需要。
香港的主要問題是信心問題,特區政府除了果斷地三招齊發,開源、節流、振興經濟之外,在財政預算演詞中,特別提到了振興四大行業的具體措施,這好像使在隧道之內的港人看到了方向和曙光,提高港人對前景的信心。財政司司長提出了「大市場小政府」的方針,約束公共開支的膨脹,匯聚人才和基建方面,既增加了香港的勞動競爭力,也提升了香港的消費能力。建設區內都會方面,提出了興建深圳西部通道、落馬洲新的行車橋,積極研究興建港珠澳大橋和港深廣高速鐵路,並且務求在六月份之前與中央政府達成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此外,簡化內地居民簽證手續,方便廣東省的居民以個人身份來港旅遊。公營項目由私商投資興建。一系列的改革和規劃,使香港四大行業有更好的發展空間,增加港人對前景的信心。今後,最重要的就是梁錦松提出的振興經濟的方向,須組織監督落實班子,保證具體措施和具體項目得到落實。
預算案帶給國際投資者和本港商人的訊息是正面的,特區政府採取了積極穩妥的財政政策,把香港過大的政府經常開支轉向與經常收入平衡,從長遠方面消滅結構性財政赤字。預算案還承諾把香港公共開支佔國民生產總值比例至○七年壓低到百分之二十以下。這既避免公共資源的浪費,也提升了香港的競爭力,引導更多資源投放到私營部門,促進經濟復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