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7-05] 高考六優狀元較往年減半放大圖片
聖保羅男女中學的薛靜雯(中)是全港成績最佳的6A高考生,左為其「戰友」陸穎康,右是黃宇欣,兩人同奪5A。 (劉國權 攝)
【本報訊】(記者 李國標、楊子慧、梁永欣)昨日高級程度會考放榜,6A狀元只有三位,比去年減少一半。考評局承認,今年6A生減少與大學提早招收中六尖子有直接關係,因為原本估計在高考會有突出表現的「傑出」學生早已入讀大學而沒有應考,加上考評局就整體高考生的成績作相應調整,因此令「狀元」減少。考評局表示,由於今年大學招收中六尖子的數目不斷增加,明年還會引入整體成績調整的機制。
考評局昨日公布,今年摘A人數減少,手持6A、5A的高考生都無悔修畢中七才升讀大學,認為有助於了解自己的興趣及日後發展方向。
中七生升大學機會減
聖保羅男女中學6A狀元薛靜雯,會考時取得三十分,她稱,「尖子計劃」確實令中七生入讀大學機會減少,無疑是較尖子生「蝕底」。但她相信,只要有實力,對自己有信心,就應該可以透過高考考入大學。她表示,該校去年已經有二十多位同學成功透過「尖子計劃」而入讀大學,她坦言,當時中七的同學都有股無形壓力。同樣就讀於聖保羅男女中學,獲得5A1B的黃宇欣,當年沒有報讀尖子,是因為擔心大學資源未必可應付一大批學生。
今屆大部分摘A的學生都無悔多讀一年,堅持完成整個預科課程,應付完高考才入大學。他們認為中七的一年可以更了解清楚自己的興趣、鍛煉耐力及恆心。
「尖子計劃不公平」
另一名考得六優的理科狀元,順利天主教中學的黃安溢對拔尖計劃很不以為然。「這對我們這些為了高考付出了不少汗水和光陰的學生太不公平了。」他認為高考是大學課程內容的前奏,學生在會考中表現優秀,並不代表他之後兩年的成績一定理想,但也不排除會考成績較遜的學生在預科的兩年中會大幅進步。目前他已報讀了中大醫學院,並會以在沙士事件中犧牲的醫護人員為榜樣。
考兩次公開試有得益
上水聖公會陳融中學的5A生黃曉君稱,兩年前兩位中學會考7A的同學,在招收中六尖子時已入讀港大及中大。
她當年考獲4A3B1C成績,與大學無緣,但兩年間苦讀的結果,終於吐氣揚眉,並打算以港大的社會科學院作為第一志願。曉君並不覺得自己比尖子多讀一年,又要應考更高難度的高考而感不公平,反而將這視為個人的一種鍛煉。
曉君說:「雖然過去三年要應付兩次公開試,但總比一次考試好,因為有多一次入大學的機會。加上高考的程度較深,亦著重考生的靈活運用、分析及思考能力,總算有所得益。」曉君認為尖子制度對他們來說有點不公平,因為傑出的學生入了大學,只留下其他「並肩作戰」的同學等待高考的來臨。
另外大學提早收中六生,會使中五會考一試定生死的概念更加強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