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9-16] 利園多聲道:朱劍丹學校推廣粵劇 放大圖片
林錦堂、陳好逑首次組班的「錦添花劇團」於本周在新光戲院正式開鑼,共演出七日八場。
.陳婉紅.
上周四中秋佳節,維園燈火通明,綵燈處處,非常熱鬧。在這中國傳統節日,當然少不了粵曲、粵劇為助興節目了,其中朱姐(朱劍丹)和鳳姐(李鳳)合演了折子戲——《雙仙拜月亭之搶傘》以娛大眾。與朱姐(朱劍丹)細談近況,原來她近年來忙於教學生,名副其實的學生—是小學和中學的學生。
事緣大約四年前,大埔何郭佩珍中學因參加了藝術家駐場計劃,邀請了朱姐擔任導師於課餘教導學生認識粵劇的基本常識和穿戴。翌年,何文田官立中學邀請朱姐擔任導師,教授一般知識,經朱姐悉心教導後,除每年於校內演出外,其後更到老人院及護理院演出,招待院友。雖然這些學生都是課餘時間學習,已可演出如《春天》、《拾釵》或《鳳閣恩仇未了情》等選段,又或耍花槍、馬蕩子等。朱姐帶笑說,學生初次出外演出時,化了粧、穿上戲服往乘旅遊車出發之時,十分怕醜,但演出後,回程之時,竟已主動「撩」其他車輛之乘客,十分興奮。
朱姐在何文田官立中學教授粵劇、粵曲等課餘活動,已長達三年,其後隨著該校校長的榮休而停止。但該校校長認真是有心人,經他的介紹,朱姐又到深灣的陳白沙中學、福建中學、筲箕灣官立小學和梅窩小學任教,每星期一課,每次一至二小時,除了考試期間停課外,每次都開心上課,其中還有親子活動,連家長也一起上課學唱粵曲。
問朱姐教學生唱粵曲有何感受,朱姐謙稱由於初時未接觸過學生,諗住會好「驚青」,驚住被他們問到口啞,例如,梅窩的小學生問她點解演粵劇要化到紅紅白白呢?朱姐就要用最簡單的解釋,「因為靚囉!」
教學生令朱姐感受到教學相長,以往師父咁教就咁做,想變就問師父,現在教學後,自己出到台口演出都會應變快些,想變就自己思考。對於學生,無論是朱姐自己的觀察和老師反映,都表示學生較前勇於發問和表達自己,增強了自信心。問朱姐對學生有何期望,朱姐說,如果可以培養到粵劇觀眾的接班人,他日當他們看戲之時會說:「呀!我學過劵!」已經很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