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2-16] 包公金身合肥亮相放大圖片
本報駐安徽記者 張長城 文/圖
宋代著名清官包拯及其傳說歷來是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文化符號,代表了民間的清官情結。不久前,包公後人將包拯畫像捐贈合肥包公祠,一時成關注焦點。不過,此前新聞媒體報道的包拯畫像並非「正版」。日前,本報記者前往包公祠及包公墓採訪,還原包公真像。
包公祠東廂房「歷史包公」館已重新裝修,迎面牆上懸掛了8幅記載包公生平的珍貴史料。宋仁宗畫像以及根據合肥包公第33世後裔包訓芝等回憶重畫的包公畫像在國內首次公開亮相。據包訓芝女士介紹:包拯60壽辰時,其學生嚴查散為他畫像,在合肥保存到1966年,文革期間被紅衛兵焚毀。1999年包公千年大祭時,包訓芝等合肥嫡系後裔聚集一堂數日,回憶並請畫家繪出包公畫像。目前,包公畫像「正版」留在合肥,其他處的包公後裔,每戶一份複製畫像。此前媒體所報道的並非包訓芝所捐包拯畫像。
千年真跡文革被毀
公元1062年,包拯病逝於東京,即今河南開封。次年8月,其女婿護喪歸葬廬州,即今合肥大興鎮。南宋年間,宋金幾度交戰,包公墓園被毀,隨葬品被洗劫一空。後於公元1199年又遷移重修,建墓道圍牆,成廬州一景。從明清到民國,包公墓園逐步破敗不堪。文革期間,合肥鋼廠擴建徵地,專家對包公及親屬墓地進行保護性發掘清理,出土包拯及其夫人等親屬6人墓誌銘。在包拯墓穴出土了包拯遺骨和墓誌,墓誌蓋上陰文「宋樞密副使贈禮部尚書孝肅包公墓銘」16個篆書。1985年,安徽省政府依當地各界願望,決定遷安包拯遺骨重建包拯墓園。今天後人所見墓園即為當時所建。
李鴻章曾捐資修祠
包公死後的第4年,廬州城建包公祠祭祀包公,明代又建包公書院,後重修定名為包孝肅公祠。太平天國年間,包公祠毀於兵火。清光緒年間,即1882年,身為合肥人的直隸總督李鴻章捐資2,800襾白銀,將此祠堂修葺一新。而包公祠左前方有一口井,名曰廉泉,其上建有亭,為李鴻章侄子李國蘅捐資修建並擬碑文為志。據碑文說,貪官喝了廉泉水會頭疼。今年春節前,包公祠包公像包金工程提前完成,包公金身展現在世人面前。
包公35代孫捐棺木
1982年重修包公墓園的時候,要重新製作一口金絲楠木的棺材安放包公遺骨。但是工作人員通過林業部門問遍全國,直到墓園快竣工時還沒有找到金絲楠木。這時有消息說,福建深山可能有此楠木。兩位老工作人員走訪了閩南好幾個縣,一戶農家主人聽說是為包公尋棺木而來,便直言自己叫包浩源,是包公35代孫,祖上從河南開封遷到福建。第2天,包浩源便帶領他們在深山的自家林地尋找楠木,伐了22棵合格楠木,製成了棺木料。按照當時價格,這些木料價值近2萬元,但包浩源分文未收。
無私包公 流芳百世
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包公少年時便以孝而聞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聖5年,即公元1027年中進士,當時28歲。先任大理寺評事,後來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縣,因為父母年老不願隨他到他鄉去,包公便馬上辭去了官職,回家照顧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們的交口稱頌。
守制年滿後,先任天長(今屬安徽)知縣,後又升為端州(今廣東肇慶)知州。兩任滿後,他剛正清廉的英名已經傳遍天下,因此調到了京城,任殿中丞,後來又歷任監察御史、三司戶部副使、天章閣待制、知諫院,還曾多次任地方官。公元1052年,加龍圖閣直學士之銜,故世稱「包龍圖」。但最為人所熟悉的還是任開封府知府。後來,包公又任右諫議大夫、三司使,最高的官職是樞密副使,是主管軍事事務的職務,相當於副宰相。
公元1062年,包公與世長辭,朝廷追封為禮部尚書,並贈謚號為「孝肅」,即孝道和鐵面無私。由於包公一生為官正直無私,百姓稱他為包青天,士大夫們則尊為包公。包公去世後,宋仁宗親自率領百官弔唁,還派專使護送靈柩回到合肥,安葬在合肥城東50里的大興集,現在的包公祠有一副對聯:「理冤獄,關節不通,自是閻羅氣象;賑災黎,慈善無量,依然菩薩心腸。」總結了包公無私愛民的品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