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繁體 | 簡體 
要聞 內地 港聞 台灣 國際 評論
財經 地產 教育 副刊 娛樂 體育
專欄博客 獨家報道 即時新聞
網上調查 人物專訪 香港賽馬 網址導航
2004年10月16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要聞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4-10-16] 台7級大地震全島晃動一分鐘

放大圖片

 地震中,連「總統府」中央塔樓最高點的避雷針都給震歪了。 (中央社)

 【本報訊】據中新社台北15日電:15日中午12時8分50秒,台灣宜蘭外海109.8公里處的蘇澳地震帶發生里氏7級地震,全島都有明顯震感。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表示:威力相當於16顆原子彈。

地震震央位於北緯22.4度,東經122.91度。在台北,地震發生造成的樓宇上下、左右晃動持續了約一分鐘。人感到暈眩難耐。因為搖晃時間很長,在大樓中的上班族都搖得頭暈暈的,有些人則是在第一時間衝到戶外,在較高樓層的上班族驚慌失措。島內各地都有明顯震感,花蓮太魯閣五級;台北縣、市都有四級;竹縣竹北、苗栗南莊、南投、彰化、嘉義、南縣以及基隆等地都是三級;台中市、屏東、台東等都為二級,幸無人死亡,少數人受輕傷。

或再有大地震

 地震正當午餐時間,著實讓許多民眾虛驚一場。很多人驚恐跑出室外,並在地震搖動停止後,議論紛紛,向親友報平安,同時探聽消息。全台灣手機、固定電話的通話量因此增數倍,有的甚至出現通訊阻塞現象。

 由於震央太遠,「中央」氣象局在地震發生92秒後才測得震波。這也是5年前921大地震(規模7.3級)後,台灣所發生最強烈的地震,是近10年來第三次強震。「中央」氣象局副局長辛在勤指出,這起地震的成因屬於板塊隱沒作用所造成的,菲律賓海板塊插入歐亞大陸板塊的下方,形成隱沒作用。這種在外海較深的隱沒作用地震,對台灣陸地的影響比較小,而且餘震也較少。不過,地震部門表示,地震由於板塊運動造成,較無助於台灣西部的能量釋放,未來西部地區可能發生較大規模的地震。

 1999年9月21日凌晨,台灣發生近百年來島內最大的地震,強度達里氏7.3級。當時災民有32萬人,死亡人數2,412人,房屋毀損棟數逾5萬棟。專家比較,今天這場地震的威力與九二一大地震還是差很多。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新聞專題

更多
共和國成立60周年 
甲流肆虐全球 
龔如心遺產官司 
G20金融峰會 
兩岸關係新局 
陳水扁夫婦被判無期 
粵港合作新發展 
中國經濟回暖 
「鏹水彈」傷人案 
聚焦上海世博會 
MJ猝逝 
烏市騷亂 
莫拉克重創台灣 
鐵礦石談判風云 
緬甸果敢戰亂 

文匯報屬下辦站

文匯報屬下公司

文匯海外版

 香港文匯報新媒體中心 版權所有 © 1997-2025 WENWEIPO.COM LIMITED. | 廣告 | 關於我們 | 交換鏈接 |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