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0-20] 飲食業逢淡季減聘人手 放大圖片
本港的最新失業率繼續維持在6.8%水平,但飲食業失業率則稍有上升。圖為一班顧客在快餐店的露天茶座嘆下午茶。 (資料圖片)
本報記者 施立偉
最新公佈的失業率中,雖然整體失業率仍維持不變,但飲食、批發等行業則出現上升,有飲食界人士解釋說,通常4至9月份是飲食業的調整期,加上個人遊只是旺丁不旺財,才使到業內的失業率出現上升的情況。有學者更認為,如國際油價持續高企3至6個月,本港的失業率有可能回升至7%水平。
酒樓改聘散工節省成本
飲食業職工總會主席顏振雄指出,每年4至9月份,是市民較少結婚、嫁娶的季節,使到酒樓的酒席生意明顯減少,「酒樓的最大收入及利潤是辦酒席,在這段時間內僱主一般會減少一些人手。」
顏振雄說,個人遊落實之初,確實帶動了飲食業的一段興旺,但由於只是旺丁不旺財,酒樓東主對未來前景仍然審慎,而為了縮減經營成本,均不願意聘請更多長工,改為招聘臨時工、散工等替代,令業內的失業率無法改善。「現時工友每日的工作時間有12小時之多。」
知識轉型 低學歷難搵工
中文大學經濟系教授關焯照說,自上年本港經濟復甦以來,整體失業率明顯改善,所以,某些行業在每個月出現反覆上升,並不是太大問題,也不應該看成個人遊所帶來的好處已經完結。「由於香港走向知識型經濟,一些低技術、低學歷的人士,確實難於尋找工作,當經濟帶動就業到一定水平時,失業率就難於再回落。」他相信在個人遊及CEPA的帶動下,本港經濟仍會進一步發展。
關焯照並指出,由於香港是個外向型經濟體系,經濟復甦受外圍因素影響,如油價高企持續3至6個月,失業率有機會回升至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