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0-21] 「綠地」冰雪王國格陵蘭 放大圖片
「綠地」(Greenland)才是世上最大冰封島嶼,而不是同被古時維京人發現的「冰島」。這場「錯配」,是維京人的傑作。
張仙珍
香港的冬天,溫暖得像是個秋天。沒有冰天,也沒有雪地。
要尋回這一代失落了的冬季感覺,就揹起背囊,乘一趟飛機,橫跨半個地球至丹麥的格陵蘭島(Greenland)吧!
格陵蘭島位於北大西洋,絕大部分的土地是處於北極圈內。在它40,000平方里的領土上,超越八成面積被冰層覆蓋著,當中的冰原更是在數百萬年前形成,最厚的可達3,500公尺。島上平均溫度在零度以下,最低可達至零下70度,完完全全與它的本名所意指的「綠地」名不符實。
叫綠地為佔冰島
當初維京人同時發現了冰島及格陵蘭島這兩大島嶼時,為怕其他族人搶奪較為適合開墾的冰島,所以把冰封的一個命名為格陵蘭,意指「綠地」。
果不期然,外族人一看連「綠地」都無法生存時,就不再去探勘名字更可怕的冰島,讓維京人能獨佔冰島一段長時間。我們亦能從而窺見今日的格陵蘭發展緩慢,仍然可保有當地可愛純樸面貌的原因。
遊艇雪橇逛冰川
在小島的西岸位置,有一個剛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遺產」的伊路利薩冰灣(Ilulissat Icefjord),是現存活躍的冰川出海口之一。
伊路利薩城鎮是冰川之都,在它附近便是冰川源頭,每年都會有冰塊從冰帽崩解而下,逾35立方公里的大冰塊如瀑布般傾瀉至冰灣內,造成壯觀場面。
欣賞冰塊流入冰灣時的磅礡氣勢,聆聽懾人心魂的快速移動時所發巨響,確實令人感到人的渺小,天地的偉大。
要近距離體會一下這種震撼的感覺,可以選擇乘坐船隻或駕著狗橇,穿梭壯闊雄偉的冰山間,感受那刺骨的寒風及四周的寧靜,伴以間歇的冰塊移動聲,使人暫忘現實的一切,全然陶醉在這美景天籟中。
令人擔心的是,近年不斷有報告指出,因著全球性天氣暖化,冰川的面積持續大規模的減退,引起伊路利薩冰灣停止產冰的恐慌。
會否有一天,我們去到當地乘船遊覽時,不再聽到船長發出「不要因為冰山表面平靜、而忘了它會隨時突然崩潰、並造成大浪吞滅一切的可能性,到時你我將沒有機會逃走」的警告?
保留小島純樸民風
格陵蘭與外界隔絕,要前往該地,最近的轉機點是冰島首都,航機次數也不多,外人實在難於到達。
六萬人口零星散佈於四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造成了格陵蘭絕大部分地方皆杳無人煙的現象。住在這裡的多為原住民愛斯基摩人,他們不受世界洪流的影響,自西元前1000年起定居於此。直至如今,仍是以狩獵和捕魚為生,還是以西伯利亞犬來拉雪橇代步,絲毫不見轉動的影兒。
有人說格陵蘭是「海平面上的瑞士」,因為要上瑞士數千公尺高山才能看到的冰天雪地,這裡卻在平地上可見。
最美的時候是它的夏天,部分融化冰雪的冰原,露出翠綠的苔蘚和綻放的北極花卉,使人更感到它「海平面上的瑞士」美。
格陵蘭,冰封了的國度,以冰雪來固定千年如一日的景色,和多年不變的民風,屹立在人前,展現其獨特的冷豔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