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繁體 | 簡體 
要聞 內地 港聞 台灣 國際 評論
財經 地產 教育 副刊 娛樂 體育
專欄博客 獨家報道 即時新聞
網上調查 人物專訪 香港賽馬 網址導航
2004年10月21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副刊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4-10-21] 寫我遊情:主持精英

遨 天

 參觀紐約的晨早電視節目,在節目於戶外拍攝時,攝影師的鏡頭也夠忙碌的。除了攝影廠內、外的多台攝影機外,四周大廈天台,也常探出電視台的鏡頭,來個高空拍攝,讓觀眾從不同的角度欣賞現場情況。

 在那橫巷的另一邊,正對著玻璃攝錄室的是一間名為「Dean & Deluca」的餐廳,坐於餐廳內,對著巷子的群眾或節目拍攝,可盡見美國人及文化的特性。

 參觀電視現場節目予我的深刻印象,是各主播的反應。他們每一位,在出鏡前可以輕鬆愉快地與旁人談笑風生,但只是短促得如三秒鐘的時間,當節目開始,鏡頭對著他們時,便能即時投入,一字不漏地流暢說出台詞,專業水平令人嘆為觀止。

 即如Matt Laure,在節目開始前三秒鐘,他遠遠地親切向我叫喊說:「我太太最喜歡國泰,她到亞洲一定要坐國泰的!」之後,他便轉向鏡頭侃侃而談,全情投入了他的節目,其專業水準,真令我佩服得五體投地。

 Ann Curry十分友善及熱情,輕鬆地與我們談天說地,不一會便對著被訪者,發問辛辣的法律問題,條理清晰,詞鋒銳利。

 這些晨早節目之主持大都是知識廣博,事事精通的人。他們可以大清早訪問一位廚師講烹飪,然後是與總統就備受爭議的政治問題針鋒相對,之後與名模談化鞽及儀態,每一個環節都可以做得出色稱職,收放自如,他們受歡迎實在不無原因。

 這些晨早節目從清晨的六時多一直播放至九時或十時多,幾小時的節目,題材很廣泛,網羅的觀眾層頗大,由官員、商人、辦公室職員、學生至家庭主婦也有。

 朋友對我說:「這晨早節目的觀眾合共約九百萬個家庭。」

 「九百萬家庭!這數字比新加坡等許多小國的全國國民總數還要多,這節目對美國社會產生影響力可真不小。」我說。

 美國市場大,也造就了這些廣播界精英的機會,這些出色的節目主持人,在香港這個細小的市場內,也不一定能成為偶像。我想:「是時勢造英雄,有才幹的人也必須生於合適的環境。」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
共和國成立60周年 
甲流肆虐全球 
龔如心遺產官司 
G20金融峰會 
兩岸關係新局 
陳水扁夫婦被判無期 
粵港合作新發展 
中國經濟回暖 
「鏹水彈」傷人案 
聚焦上海世博會 
MJ猝逝 
烏市騷亂 
莫拉克重創台灣 
鐵礦石談判風云 
緬甸果敢戰亂 

文匯報屬下辦站

文匯報屬下公司

文匯海外版

 香港文匯報新媒體中心 版權所有 © 1997-2025 WENWEIPO.COM LIMITED. | 廣告 | 關於我們 | 交換鏈接 |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