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4年10月22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副刊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4-10-22] 妙筆可言:採菊東籬下

放大圖片

 

顧 艷

 每年秋天,我都會去「柳浪聞鶯」看菊展。每次在菊花前徜徉,又都會想起陶淵明。彷彿這滿園的菊花,就是晉朝陶淵明栽種的。因此在我眼中,它們便有了品格和幻想。

不為五斗米折腰

 陶淵明年輕時想做官,並且做過官的。他少年時有詩曰:「少時壯且厲,撫劍獨行遊。誰言行遊近,張掖到幽州。」只是陶淵明生活的時代,官場腐敗,社會奢靡,紙醉金迷的日子,讓石崇、王愷鬥富的侈濁之風,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陶淵明看不慣官場的腐氣和淫逸。他一身正氣,剛正不阿,把大印掛到彭澤縣的大堂上。辭了官,他一身輕鬆地走出來。「不為五斗米折腰」,這是他的氣節。人是要有氣節的。為了這氣節,他心甘情願地在貧寒的土地上耕種。這使他與土地有了親密的關係。於是他一邊耕種,一邊在泥土中尋找他的詩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是一種境界。據說陶淵明後來窮得沒飯吃,沒酒喝,但他種的菊花,卻清氣朗朗地影響了中國的文學史。

四大並不皆空

 如今是一個商品經濟的年代,滿世界物欲橫流,能耐住寂寞的人,終歸不多。像陶淵明這樣歸隱田園的,更需要一種哲思和境界。辛棄疾在《水龍吟》中吟唱道:「須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凜然生氣,吾儕心事,古今常在。」假若陶淵明未死,我想在這個商品經濟的社會,他也一定在菊花之間,以一種清傲之氣面對無盡歲月。他絕對不會遁入空門,去做和尚。他對佛教的態度,表露在一首《和劉柴桑》的詩中。詩曰:「山澤久見招,胡事乃躊躇。直為親舊故,未忍言索居。良辰入奇懷,挈杖還西盧。荒途無歸人,時時見廢墟。棲棲世中事,歲月共相疏。耕織稱其用,過此奚所須。去去百年外,身名同翳如。」

 劉柴桑是陶淵明故鄉柴桑縣的縣令。他那時十分迷戀佛教宣揚的淨土,邀請陶淵明去「山澤」,這許是劉柴桑等一批人,在慧遠大和尚的影響下,結社念佛時的事情。元興元年,盧山上佛教活動非常熱烈。然而,陶淵明婉拒了他的邀請。陶淵明在詩中言外之意,顯然是說求佛亦毫無意義,四大並不皆空,人世還是值得留戀的。為了生存必須勞作,但不必追求物質享受。

人生自主值得珍惜

 陶淵明的這種人生態度,影響了後世不少文人。一味地追求享樂,會讓人喪失意志,然後變得平庸。倒是寂寞與孤獨,反能使人寧心靜氣,思悟得遠一些。譬如陶淵明在《和劉柴桑》一詩中,道出了人的一生,就是一個走向廢墟的過程。所以,他認為「但使願無違」,做自己願意做的事情,便是最好的。

 昨天,我在花市買了兩盆金黃的菊花。忽然想起他在著名的《歸去來辭》中的兩行詩:「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於是想陶淵明很少遊歷名山大川,他參透世事,「哲人舒卷」,只要日日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心情,便是他最幸福的生活了。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