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0-22] 香江往事:李鄭屋古墓放大圖片
李鄭屋古墓
黃家樑
早前,旺角區的地盤發掘出一批古物,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其實,在鬧市找到古物並非香港歷史上第一次,要數最為轟動的,當然是一九五五年建築工人無意中發現李鄭屋古墓的一次。
千年古塚驚現
當年的八月九日,在李鄭屋徙置區工程進行時,工人突然發現有一個類似防空洞的拱形洞穴。工人在不久之後竟掘出多件古代陶器,一個千年古墓就這樣無意間出土了。事件轉眼間傳遍香港各地,大量市民湧向這神秘的角落,一些古物在混亂間更不翼而飛。其後,警方控制了現場的秩序,被拿去的古物歸還了。負責發掘的香港大學林仰山教授和他的學生也抵達現場。
墓中僅埋衣冠
墓室內有沒有奇珍異寶?古墓的主人是誰?古墓又屬於哪個朝代呢?一切問題要留待專家考證後,方有答案。專家發現整個古墓用磚塊砌成,墓的洞口呈圓拱形,內裡有四個室,墓的前室為穹窿頂。從高處俯視,墓穴呈「十字形」,長約八米,闊十米。古墓出土陪葬品共五十八件,除了有豆、鼎、罐、壺、銅鏡等生活器具,又有灶、屋等陶製模型。奇怪的是,墓內只有陪葬品,卻不見棺木和屍骨,所以專家相信古墓只是一個用以紀念先人的衣冠冢。
古跡建於漢代
古墓的部分磚塊刻有文字,當中包括「大吉番禺」和「番禺大治曆」等。由於本港在漢代時屬番禺縣管轄,所以考古學家推斷古墓建於漢代。再者,十字形和穹窿頂的墓室盛行於東漢,加上李鄭屋古墓與珠江三角洲發現的東漢古墓相似,所以學者進一步推斷古墓修建於東漢時期,距今約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此外,李鄭屋古墓與珠三角發掘的有相似之處,也說明了香港和廣東一帶的文化有深厚的淵源。一般的平民根本不可能修建這樣宏偉的古墓,難道東漢時期的香港已有達官貴人居住?
墓主生前經營鹽業
原來漢武帝時,中央政府實行鹽鐵酒專賣,將鹽這種必需品收歸國營。由於香港屬沿海地區,鹽產豐富,所以中央政府很可能在香港設置官員,負責生產和轉運海鹽的事務。因此,歷史學家認為古墓的主人很可能是一位財雄勢大的鹽商或是與鹽業有關的官員,因不幸在港去世,後人便設置一個衣冠塚作為紀念。為了保留這個極具價值的古墓,政府已將它改建為一所博物館,供遊客參觀欣賞,旁邊還修建了一個別具特色的「漢花園」,讓遊人發思古之幽情。有空的話,大家可以到李鄭屋古墓參觀,親身一看那五十多件的漢代文物,緬懷香港歷史的滄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