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4年12月26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副刊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4-12-26] 經典:譚盾奏《地圖》引歸家

放大圖片

 譚盾在上海排練他的交響樂新作《地圖——尋找消失中的根籟》。

文:張仙珍

 當面對環境的急遽變遷、外來文化的湧入及生活節奏的轉變時,人們會很容易迷失於這個大時代的洪流中。迷路,我們可以靠地圖指引出回家的路途;迷失,我們則可以藉譚盾的《地圖》來尋覓回家方向。

身在曹營心在漢

 譚盾是首名華人以電影《臥虎藏龍》音樂獲得奧斯卡金像獎及美國格林美獎。他於中國的湖南長沙出生並成長,當他離鄉往北京入讀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後,第一次以外來學生身份回鄉時,遇著一個以手擊鼓並向著風中引吭高歌的老年人,那種從古時流傳至今的原始旋律深深感動著他,彷彿一條時光隧道,把他帶到過去日子中。

 雖然已事隔20年多,而那位老人家亦已仙逝,但那種震撼猶在。讓譚盾即使到了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進修,也不能遺忘這首古舊的歌曲。這亦造成現時身在異地的譚盾,不受外來文化及生活的影響,心始終緊緊繫於中國之上。他決心結合中國傳統音樂與其他文化,讓前者能夠得以保留並繼續流傳下去。

打破格局 邁向國際

 譚盾被喻為作品能夠成功跨越古典與現代、中樂與西樂及融合多媒體中,新作《地圖》不但繼承了些特點,還持續探索新的可發展方向。

 《地圖》的創作靈感來於文化的消逝。譚盾日前接受《法新社》採訪時,對於近年中國傳統文化的急遽消退,他嘆息地說:「每一處,傳統也在消失中。」要在這爭分奪秒之際,小心保存及尋回這些文化,他堅信「一定有一條路能把這些失去了的東西尋回來」。這條路不是別的,而是一個心靈的地圖。《地圖》的概念因而形成。

 有別於一般的協奏曲只有獨奏和管弦樂,《地圖》是一個結合大提琴、管弦樂團與電影的現場演出與錄像演出之間的協奏曲,使得音樂不再只是音符而已,反之能真正成為一幅全面的「文化地圖」。

 能做出如斯大膽創作,皆因他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個人化的個人之旅,嘗試追溯昔日,嘗試留下一些永恆的聲音,嘗試把傳統化作永遠」。他亦相信:「若果把傳統與科技結合,定能把科技變得更人性化之餘,亦能為傳統恢復生氣」。每一處的考慮,每一分的計算,皆為了保留傳統。

樂章源於自然

 對傳統的執著,除了來自老人的歌曲外,亦來自小時候的薰陶。自小在湖南長大的他,沒有接觸過西樂,身邊環繞他的就是些人手作為樂器奏成的民歌,這些音樂,全是自然的聲音。人們的洗衣聲、洗菜聲以及任何在河流中形成的水聲,皆影響著他的音樂創作。

 早陣子,他便嘗試把水聲用於演奏中,造成了震撼世界樂壇的「水樂」。往後,他亦會繼續運用自己的天賦作曲才華,繼續把傳統的自然天籟融入音樂文化中。

 人們要尋回家鄉的路徑,不是靠單車、船或飛機,因為那是一條看不見的路。要尋回我們所屬的家鄉,只有「把自己的根與自己的靈魂連接起來」。因為,傳統與我們的靈魂是彼此相屬、彼此呼召的。

 讓我們在這迷失的土地上衷心等待,等待《地圖》把我們帶回家去。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