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5年1月6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副刊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上野、六本木的文化啟示


http://www.wenweipo.com   [2005-01-06]
放大圖片

圖、文:徐唐

 到了日本東京,最急於參觀的是上野公園和六本木新城,這是日本博物館和畫廊集中的地方。上野公園就在地鐵站和火車站的旁邊,交通方便,人流擠擁,附近就是香港遊客必到的秋葉原電器零售區。

文藝集中 觀眾冷清

 上野公園佔地面積頗大,公園周邊地帶一共有十四個博物館、音樂廳和美術館:東京國立博物館、國家科技博物館、國立西洋美術館、下町風俗博物館、黑田紀念館(油畫)、舊東京音樂學校奏樂堂、東京藝術大學奏樂堂、東京藝術大學美術館、東京都美術館、上野東照宮、國際兒童圖書館、上野森美術館、橫山大觀紀念堂、舊橫崎邸庭園等等。文化藝術設施高度集中,公園內還設有上野動物公園,中國贈送的大熊貓就在公園內展出。公園巨木參天,林蔭如蓋,根本不需要天幕。

 筆者到上野公園時,沿街燈柱掛滿「秦俑來日展覽」的旗幟,十分醒目,導遊告訴筆者,日本人民對於秦俑展出十分興奮,展館經常出現長龍,不過,平時去歷史博物館的觀眾則不多。

 上野的所有展館都是由公家經營的,收費三百到四百日圓,十分便宜。展館裡面的展品十分精彩,例如西洋美術館就展出了莫納、梵高、畢加索的名畫。國家科學博物館,則展出了日本在電子、交通工具、IT、太空科技方面的新成就。這樣的陣容看來十分強大。日本有一億多人口,大多數教育水平達到大學程度。上野文化藝術區本來應該可以吸引大量的觀眾。

民眾藝術素質有望提高

 筆者到達的時候,是星期三下午三時,上野公園設有旅遊巴士停車場,結果,只看到兩架旅遊巴士,十分冷清,希望以博物館、美術館、音樂廳吸引大量遊客,看來並不實際。推行文化政策,主要是提高國民的藝術素質,這項工作一定要政府牽頭,作出一定的財政承擔。

 日本政府推行兩條腿走路,既有中央撥款的文化設施,也鼓勵私營企業發展文化藝術設施。

 東京最繁盛的六本木新城,座落在地鐵站的上蓋建築,其地位相當於香港的國金二期,裡面有商場和百貨公司,也有食肆,最高曾有一個遊客觀景中心,可以鳥瞰東京景色,頂摟的對下兩層,便是私營的博物館和美術館,工會參觀的時候,當時展出東京城市的建設成就和未來遠景,還有黑澤明的美術展。觀眾也是冷冷清清,不過,大廈的頂樓觀景台卻商業味道十足,展出日本的音樂聲響設備,也介紹日本的新款汽車。

 不過入場費相當貴,每個觀眾收費一千五百日圓(約一百二十港元),人流卻比上野稍為多一些。這裡的人流量和東京鐵塔差不多,平日每天五千人,假日一萬人。兩個地方都是以文化藝術為號召,看來並不如淺草寺那麼有吸引力。

 西九龍文化設施的密集程度,不如上野公園,可能參觀的人口,也不如日本。很難想像,在沒可行性調查之前,強調西九龍文娛藝術區成功的機會很大,市民會輕易地接受這種論點。

西九可汲取經驗

 發展旅遊事業和發展文化事業是兩回事。發展旅遊事業一定要突出香港的強勢和特點,如果香港的文化藝術要靠外來的展品或者文化演出團體來支撐,這說明香港在國際上缺乏這方面的優勢,除非香港主要是吸引內地遊客。

 發展文化事業,的確需要整個社會動員力量,群策群力,自小培養公民的文化藝術素質,有欣賞文化藝術的能力,祇是興建文化場館並不足夠,更需有長遠的輔助文化藝術的政策,需要由廣泛的社區普及基礎。

 文化又是一項長期投資,很難從文化事業中賺錢,特別是博物館、美術館、音樂廳更加難以賺錢。如果採用最昂貴的地皮來發展文化項目,只會加重成本,將來虧損更大。博物館的興建已經昂貴,再加建一個五十億元的天幕,成本就近乎天文數字了,這將成為一個重大的財政包袱。「如果發展商經營不好,就由政府收回」的條款,這確實是一個大漏洞,而交回政府經營可說是最可能出現的局面。

 單一投標似乎可以增加興建的速度和建築物風格的協調,但也出現了一個比較大的政治風險-不患寡而患不均,利益無法擺平,將來文化項目出現虧蝕,各方面便七嘴八舌,必形成一個巨大的政治炸彈。香港人將會考慮一個問題,我們是否需要高成本來興建一些價格昂貴的文化硬件?五十億元的天幕是否值得?西九龍斬件拍賣,利益均沾,阻力沒有那麼大,這是否一個應考慮的方向?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