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5年3月9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副刊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5-03-09] 抗戰電影:抗戰時期的愛國港片

放大圖片

文:李國強 余慕雲

 編者按,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香港600多個重要團體和300多位各界知名人士,正聯合籌備舉辦多項活動。這次盛大紀念活動參與人數之多,涵蓋領域之廣,持續時間之長,都超過了以往香港同類活動的紀錄。

 藉此機會,香港各界紀念抗戰活動籌委會和多位專家學者撰寫了《抗戰時期的香港愛國電影》、《抗戰時期的香港大學》、《香港抗日愛國籌款熱潮點滴》、《東縱港九大隊與香港》、《抗戰時期文化精英在香港》、《勝利大營救》、《抗戰時期的香港出版事業》、《廖承志在香港》、《關山月與香港抗戰漫畫》、《抗戰時期的香港漫畫》等一系列專題文題,與廣大讀者一起回顧六十多年前風起雲湧、國難當頭的歲月,各界精英匯聚香江,忘我投身抗日事業的段段往事。

 親愛的讀者,你可知道,抗日戰爭初期,中國打贏日本侵略軍的第一場勝仗——「八路軍平型關戰役」唯一的新聞紀錄片是香港電影公司拍攝的嗎?你又可知道,當年衝破封鎖拍攝的《延安內幕》新聞紀錄片,也是香港電影工作者拍製的?

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

 1937年7月7日「蘆溝橋事變」後,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同年冬天,中共中央派廖承志和潘漢年來港設立「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利用香港的特殊環境,積極宣傳中共的抗日主張,爭取了大批國際友好人士、廣大海外僑胞和港澳人士支持抗戰,也結聚了大批的文化界精英,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重大貢獻。在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和中共香港市委的領導下,抗戰文化宣傳的開展,促進了募捐籌款支持前線的高潮,也推動了香港愛國抗日電影和文化事業的發展。

 這段期間,眾多的電影工作者獻出了巨大的努力,司徒慧敏、蔡楚生從上海南下香港,與香港電影工作者合作,拍攝了《血濺寶山城》、《游擊進行曲》、《最後關頭》、《孤島天堂》等一批著名抗日影片。

37-41年港產抗戰紀錄片

 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香港出產的新聞紀錄片中,抗戰題材的電影十分矚目。當中較珍貴的有「大中華影片公司」出品的《保衛華南》、「大地影片公司」出品的《保衛大四邑》、「中國新聞社」出品的《華南烽火》、「建華影片公司」出品的《廈門血戰記》、「華北新聞社」出品的《八一三周年抗戰史》、「國際影片公司」出品的《抗日戰績》和《八路軍攻平型關》。

抗戰初期的愛國電影

 在1935到1941年期間,在香港總共出產了九十八部抗戰愛國電影,其中包括七十五部粵語片、六部國語片、十六部新聞紀錄片和一部動畫片。這段期間香港出產的抗日愛國電影,比同時期的中國內地的同類電影(共廿一部)還多出三倍以上。

 香港出產的抗戰愛國故事片年產量如下:1935年三部,1936年四部,1937年卅三部,1938年十一部,1939年十二部,1940年八部,1941年十部。平均年產量十三部。

愛國電影類別

 從1937年到1941年間,香港出產的抗日愛國電影不單產量多,而且內容多元化,適應環境需要,既從正面,也從側面多角度進行反抗日寇、鼓勵中國人同心同德抗日的決心。大致而言當時香港的抗戰愛國電影可分以下類別:

 1.「描寫前線和敵後將士英勇殺敵、果敢犧牲之壯烈情境」——《血濺寶山城》等;

 2.「描寫後方民眾努力生產,海外僑胞踴躍捐輸之熱烈感人事跡」——《白雲故鄉》等;

 3.「描寫工農商學兵,各界聯合抗敵,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最後關頭》等;

 4.「描寫民間大義滅親,犧牲小我,刺殺敵寇的英勇事跡」——《大義滅親》等;

 5.「描寫好漢當兵,好女嫁兵,鼓勵服役之偉男烈女」——《女戰士》等;

 6.「描寫歷代民族英雄,抵抗外族,禦侮救國的壯烈行為」——《岳飛》等;

 7.「宣揚民族精神,一致抗敵,中國人堅持自救救亡之生路」——《抵抗》等;

 8.「宣揚我國男女老幼同胞,不畏轟炸,不怕威脅,全民參加抗日運動的勇敢精神」——《廣州抗戰記》(紀錄片);

 9.「表現精神總動員,革新民族不良生活習慣,自覺自發奮起救國之偉大精神」——《中國青年》等;

 10.「表現淪陷區內中國同胞之堅苦屈辱,捨身成仁,殺身取義之民族精神」——《孤島天堂》、《烽火故鄉》等;

 11.「表現敵軍厭戰反戰,偽軍投誠反正之故事」——《正氣歌》(原名《游擊進行曲》)等;

 12.「鼓勵國防交通線上運輸人員不避艱險的熱情動態」——《生命線》等;

 13.「鼓勵全國壯丁上前線,獨子也從軍的愛國熱情」——《四子從軍》等;

 14.「紀錄陝北延安軍民生活,西北民眾接受抗戰教育訓練」——《西北線上》(又名《延安內幕》)等;

 15.「說明敵軍侵略殘殺的跋扈狂妄,及敵後民眾受壓迫受苦難的實情」——《流亡之歌》等;

 16.「歷述敵寇侵華利用溥儀、王克敏、汪精衛等漢奸的醜惡行為」——《夜光杯》等;

 17.「描述淪陷區內中國男女同胞慘遭屠戮和淫辱的真實情形」——《火中的上海》等;

 18.「揭露淪陷區內無恥漢奸欺負同胞,奴顏事仇的卑鄙行為」——《國難財主》等;

 19.「揭露在敵寇抑制下的漢奸奴才卑劣貪生之可憐相,以及志士英勇鋤奸之決心」——《鐵血鋤奸》等;

 20.反侵略愛國動畫片——《老笨狗餓肚記》(也是香港第一部動畫片);

 21.用隱喻方式表達抗日愛國情懷的《斬龍遇仙記》等;

 22.改編自愛國文藝作品的《太平洋上的風雲》等;

 23.珍貴抗戰紀錄片《八路軍攻平型關》,這是唯一有關抗戰初期(1937年9月)平型關大捷的紀錄片,而且是由香港電影公司所攝製的。 (之一)(圖文由香港文化促進會提供,逢星期三刊出。)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