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5年6月11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副刊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5-06-11] 海闊天空:服藥有如吃零食

蘇狄嘉

 藥物,是現代都市生活的熱門話題。

 上周我提過,西班牙城市藥房之多,令遊客嘆為觀止,但以服食藥物之普及,美國人認了第二,恐怕沒有人敢認第一。

 不論是高等教育人士、或是專業人士,很多美國人身邊都有一大包不同的藥,包括健身進補的各式維他命、紓緩神經緊張的鎮靜劑,以及真正治病的藥物。

 大家茶餘飯後,就是訴說近來服食些什麼藥物、哪幾種維他命對自己見效等等。聽得多了,連我這個不怎樣服食藥物的人,也成了半個專家,對某些藥品的成效,耳熟能詳。

 去年,我和一團美國教授訪問南京,其中一位中年女博士,甚至把服藥時間表編入電腦程式,到時到候,電腦就像鬧鐘般發出響聲,提醒她服藥。

 美國聯邦政府,對藥物的管制非常嚴謹,新發明的藥物,必須經過長期臨場試驗,向食品藥品管理局申請,獲批准註冊,才可公開上市,一般到超市或是藥房購藥,也需醫生處方。

 可是,百密一疏,嚴謹的規管竟然也有一個漏洞——管制不了健康食品和草本飲品,讓一些食療、補品有可鑽的法律隙。

 早年,美國市面出售的草本養顏保健飲料,主要還是印第安土人的古方炮製。近幾年,美國吹起一陣中國熱,一些中藥成分的保健飲品,也乘機在美國市場出現,有不少擁躉。

 流傳於美國東方人社區的一個極受歡迎的印第安草本飲品,據說是抗敏感良方。很多移民初抵美國,受不了眾多花粉,春夏之際,紛紛患上「花粉熱」,口水鼻涕失控,嚴重的甚至不能起床活動。

 說也靈驗,用那個印第安草本藥方煲水,每晨起來飲一水杯,果真有效,敏感不再。

 一處鄉村一處例,我們習慣了介紹朋友飲這種湯、食那劑藥,有時甚至把手上現有的保健飲品轉贈朋友。

 在美、加生活,便萬萬不能如此,萬一領受者服食後有點不適或出了什麼亂子,後果不堪設想。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