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5年7月26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副刊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5-07-26] 妙筆可言:別讓魯迅坐對浮華

放大圖片

 ■浮華和平俗的遊樂場,與魯迅的視野構成一幅弔詭的圖景。

■文圖:夏智定

 日前得閒,前赴位於上海虹口區的魯迅公園一遊。來遊此園,重點之一自然是去參觀魯迅紀念館以及瞻仰先生之墓。我曾數次參觀過的紀念館,建於一九五六年。這次重來,則見新館赫然聳峙,頗為驚喜。一九九八年,有關方面在原址重建了新館,整個佈局令人耳目一新。但見青瓦粉牆,加上富蘊浙東建築風格的馬頭牆牆簷襯著白雲悠悠,頗給人一種莊重沉毅的氣氛感染。一樓為專題展廳和朝華文庫。隔壁即為仿紹興魯迅故居百草園的內花園。

 進入二樓中庭,便見氣勢不凡的一排六塊的墨玉石刻《民族魂》系列浮雕,這六塊浮雕,展現了魯迅一生各階段的轉變和進步,令人仰望風采且時代色彩頗濃。

 步入展館所見,以現代化展示手法即集聲光電效果及電腦檢束技術,從各方面細述了魯迅在文學事業上的重大貢獻和其不懈追求真理的人生過程。值得一提的是,展館中的《阿Q正傳》典型場景雕塑,場面極有氣勢,分成三大部分的雕塑群落中,小說中所有人物景物皆一一羅列,逼真動人且巨細無遺。參觀者們站在這長長的記錄了當時由清末進入民國的歷史巨變的雕塑作品前,如對著一個時代的橫斷面而深思,更為阿Q們的命運而沉吟。

 轉過該廳,我忽被眼前一組以真人大小製造的蠟像而感到一陣驚喜,這是據魯迅逝死前十一天、他抱病去上海八仙橋青年會,參加一個青年木刻家座談會而攝下的生前最後一張照片所製作。人們靜立於這組蠟像前,當可體驗出魯迅對青年們的熱愛和期望,不免頓生崇敬之心。

 在有關魯迅逝世後的悼念活動的資料收集中,除了大量的靜態媒體報道外,紀念館的放映室內,還每隔一段時間循環放映一九三六年十月由一家上海攝影社拍攝的魯迅喪禮現場及一路出殯情景,特別是隊伍前進時群眾自發參加扶靈的場面,至今觀之猶令人感動。整個錄影,雖僅短短十餘分鐘,但其史料價值確是十分珍貴的。我本人也是第一次親見如此珍貴的記錄魯迅葬禮的實況。

 參觀完紀念館,接著便去墓園一瞻。魯迅墓仍如四十九年前所建情景,完好如初。只是如我一般前來拜瞻者寥寥,那座矗立了近半個世紀的魯迅銅像,因平添了歲月的層層積澱而更顯出滄桑味——似見先生依然含著深意地觀望著前方。記得原來的銅像前,是一大片大如半個足球場般的青青草坪,此時卻見成了遊樂場,滿耳喧嘩,與墓地應有的莊嚴肅穆頗不合。至於在整個公園內下棋打牌者、長椅上翹著二郎腿或橫躺豎臥者觸目皆是。所見比較文雅者,只有聚於那片小樹林下大唱五、六十年代懷舊歌曲者的一群老人,歌聲也自含情。

 筆者有一種感覺,今日之魯迅公園內,缺少一種固有的文學氛圍,浮華的商業氣氛和相應的平俗世情,似與魯迅公園的園旨相悖。故而如何依靠魯迅公園這樣一個在上海特蘊文學價值的「平台」來傳播文學和薰染世風,確可商榷。我試想,諸如在公園內設立「賽詩台」或「小文壇」,每星期公開賽詩或衡文一次至二次並附發商界贊助的「魯迅小詩獎」、「魯迅小品獎」、「魯迅美文獎」等等,如此文學活動的普及,積以時日,蔚然成風,也可慰魯迅先生於地下了。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