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8-02] 翠袖乾坤:喜見「雷生春」
連盈慧
路過荔枝角道看到「雷生春」,不由為之眼前一亮。
原來不知從甚麼時候起,這座矗立在那裡最當眼位置的古老建築物,已經煥然一新,洗脫過去灰沉破爛的舊形象。
過去多少年來,經過這地點,都像跟老朋友打招呼一樣,不忘看它一眼,事實它的確在那條街道中,不只歷史悠久,而且形象突出,巨輪形狀的三層石屎樓宇,樽狀疏間排列石柱騎樓,木框雕花門窗,縱使殘舊不堪,仍有古色古香形跡可尋。
難得在高不過附近其他大廈,陳舊無比,依然仍具氣派,可以想像到它在幾十年前一定曾經風光過。住在那裡的大富戶,平日是怎樣的生活?就是謎一樣,大家都想知道,可惜無人考究。但無論如何,相信在它新落成那個年代,也是當時同街中最矚目的建築物。
跟在九龍住久了的朋友,談起它來,大家對這座「謎樓」,同樣都有興趣,同樣都希望有天知道它前身的主人,在那座屋子裡過些怎樣的日子。
由於對它有點喜愛,大家都不想它有天拆卸,而是渴望它能有天翻新,開開眼界,看看它的「五臟六腑」,現在終於看到新面目,自然喜出望外。
經過修葺以後淡黃色的「雷生春」,果然一身朝氣,醒目傳神,連帶荔枝角道市容都美化不少。聽說康文署決定將之列為「保護文物」,筆者就有個意見,與其空置式保護,不如撥作屬下公共機構,最理想就莫如設作圖書館,或者電腦使用中心了,尤其是後者,反正民政事務署轄下廣東道的數碼中心結束多時,電腦迷少了個去處,「雷生春」就最好及時接棒滿足他們的需要。
而且使用中的文物,有點人氣,也比空置耐於保存,眼見有些動用政府資源修葺過的古屋,長年累月「閒人免進」,門雖設而常關,弄得一片死寂,了無生氣,就感到有失「保管」原意。珍惜「雷生春」,就應給予它新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