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5年8月5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副刊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5-08-05] 妙筆可言: 佛門無肉有淵源

放大圖片

 ◎陳白一作品《濟公》,表現出濟公那「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的塵世活佛的從容。

■劉克定

 吃齋也叫吃素,能做一手很好的齋菜,「不著一葷而盡得風流」,是很不簡單的,它也是中國飲食文化的一部分。

 幾年前,遊南嶽,行至磨鏡台,遇雨,天又將暮,便奔附近的南台寺掛單(投宿)。方丈慈眉善目,連稱「善哉」,令知堂安排一間潔淨的客房,將我安頓住下。

 一夜風雨,穿林打葉,松濤嘯嗷,叫人輾轉難眠,起而挑燈,讀詩待漏。

 守安和尚詩云:「南台靜坐一爐香,終日凝然萬慮忘。不是息心除妄想,都緣無事可商量。」正好道出此夜意境。按,守安和尚一千多年前住持南台寺,此詩是當時寫的。語言質樸,但又不易參透。大抵偈語都如此,重玄機不重文釆,看似信口,實則難懂,過去和尚傳授衣缽都得過偈語答辯關,所以「不吃三天素,休想上西天」,當個真和尚並不容易。

梁武帝以前 可吃「三淨肉」

 次日,風雨過後,天清氣爽,僧眾頂禮迎客,邀共晉午餐。

 飯是大木甑所蒸,很香;菜有四五樣,全是素菜,尋常瓜豆,清油烹炒,謂之齋飯。不論僧俗,八人一桌,一律使用公筷。佛門迎客,不蹈塵俗,令人心境清爽。席間不敬菜,不言語,亦不聞瓢勺碰撞之聲,其味甘香,回味無窮。

 吃齋起自佛門,是佛教信徒一種生活清規。久之,流傳到民間,被一些人用作養生之道,形成中國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我想起梁武帝這個有名的「菩薩皇帝」,佛門無酒肉與他有一定的關係。他是個熱心於弘揚佛教的人,在位時廣建寺廟,保護僧眾,提倡僧人過集體生活,他自己也唸經打坐。據說他寫過一篇《斷酒肉文》,呼籲全國的僧眾不食酒肉,以維護大乘戒律的尊嚴和佛門的清淨。於是自那以後,佛寺便厲行禁酒肉。在那以前,小乘經是容許僧眾吃肉的,只是有個原則:「不聞殺,不見殺,不為己殺」,謂之「三淨肉」,可以吃。但梁武帝的號召一下,斷酒肉的多了起來,有的僧尼連「三淨肉」也不吃了。

孫傳芳晚年吃素 沒用

 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很注重這個「吃」字的,一方面認為吃很重要,布帛菽粟,與空氣一樣,須臾不可離;所謂食色性也,即甘食悅色是人的本性。另一方面又認為「吃」字一旦掌握不好,也是容易壞事的。好吃加懶做,就是一種惡名。酒色財氣,吃喝嫖賭,都為人所詬病,「譬如小兒貪刀刃之蜜,甜不足一食之美,然有截舌之患也」(《四十二章經》卷引),認為口腹之慾,要很好把關。至於殺生,奉行仁道者認為是作孽,是不仁,所以有的人不吃葷腥。孟子就說過「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這樣的話。但他似乎只是對殺生不滿,肉卻不曾不吃,怎麼辦?他又說「君子遠庖廚」,主張躲起來吃,頗有點自欺的味道。看來思想進步是一回事,實際行動又是一回事。

 孟子是講仁的,胡適曾將孔子的「教」比做「爸爸政策」,將孟子的「仁」比做「媽媽政策」,意即「教」和「仁」在當時是治國平天下很重要的兩個方面。

 但「君子遠庖廚」這樣的吃法,實在是有失君子之風。倒不是說不應該吃肉喝酒,或者說都去吃素,關鍵是主張的是什麼,做的又是什麼。在道與慾的問題上,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人鬧過這樣的笑話:提出口號是一回事,而實際做的又是一回事。

 所以,石頭希遷和尚(一千多年前在南台寺住持過五十年)的「即心是佛」論,就講到信仰。用現在的話來說,堅持正確的信仰,言行一致,表裡一致,才談得上道慾不悖。否則,即使信誓旦旦,也不過是個魔外。魯迅先生說孫傳芳晚年吃素,卻不能使人們忘掉他殺人的兇暴,就是這個道理。

 有的地方風行用公款請客吃飯而又諱言腐敗揮霍,開門納賄而又諱言請客送禮,「公事不沾酒肉」之說,大抵也和「吃肉不仁」一樣,只是掛在嘴上的東西,於是就有了做假帳、說假話、會假報、辦假案的把戲。

 辭別僧眾,踏上歸途。回望南台寺,已經霧失樓台。「須知極樂神仙境,修煉多從苦處來」(袁子才《論詩》),一頓齋飯,滿足了口腹之慾,也給我深深啟發:處處留心皆學問。要實現一種夢想,一種追求,是不容易的。就說這個道與慾的問題,兩千多年前的古人都未能解決好,在今天,也就更顯得任重而道遠。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