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5年8月13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副刊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5-08-13] 妙筆可言:《紅樓夢》中「芙蓉」趣談

放大圖片

■張若蘭

 紅樓一夢,夢裡夢外多少癡兒癡女為之臨風灑淚、對月唏噓,俏丫鬟晴雯的抱屈夭逝亦是惹人垂憐,添人感喟。有心人或許還記得,多情公子寶玉對晴雯死後化為芙蓉花神之說深信不疑,並撰寫了《芙蓉女兒誄》,血淚所凝,感出肺腑。有意思的是,這「芙蓉」所指倒是有些蹊蹺。

 按說,「芙蓉」自是指秋日著花的芙蓉(木芙蓉),那是一種落葉灌木,花色或紅或白,形略似牡丹而較小,著實美麗動人。不過,原書中卻有這樣的描寫:「(寶玉)一心悽楚,回至園中,猛然見池上芙蓉,想起小丫鬟說晴雯做了芙蓉之神,不覺又喜歡起來……」。這話便惹出許多疑慮了,因為通常所指的「芙蓉」是灌木,怎能生於「池上」呢?好奇之士自要尋其究竟,細加查訪。尋訪結果竟是:原來荷花在古代也是被稱作「芙蓉」的。如此,問題似乎就豁然開朗了,荷花與「池上」之說相吻,且是君子所愛的高潔之物,用以方喻晴雯(亦喻黛玉,因傳統說法認為晴雯乃是黛玉的分身或化身),儼然妥當已極。但是,切莫忽略《紅樓夢》原書中尚有這段話:「於是夜月下,(寶玉)命那小丫頭捧至芙蓉花前。先行禮畢,將那誄文即挑於芙蓉枝上……」。對,宋代周敦頤《愛蓮說》中不是說荷花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嗎?這荷花不是在池上嗎?試問寶玉該當如何將誄文挑於池間的荷花枝上?這顯然是不合乎情理的。

 到底「芙蓉」所指是荷花或是木芙蓉呢?看來是有點霧裡觀花,難明究竟了。其實,如果我們對木芙蓉的生長特性有所了解,問題就簡單一些了。據古書的記載,原來木芙蓉「宜植池岸,臨水為佳」、「特宜水際」,倒是與「池」相近的。可是,「池岸」、「水際」與「池上」畢竟不同,「池上」一語究竟何解呢?這就得考慮「上」字表示的方位是否僅限於人們通常所理解的上端或表面。筆者發現「上」字在權威字典中的釋義還有「側畔」之義,這可就正好了。此外,歷代詩詞中如「湛湛長江水,上有楓樹林」、「唯有日斜溪上思,酒旗風影落春流」、「江上柳如煙,雁飛殘月天」、「池上海棠梨,雨晴紅滿枝」、「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之類以「上」表示「側畔」意義的例證堪稱不勝枚舉,宋人李曾伯更有《池上芙蓉》一詩,詩云「小池擎雨已無荷,池上芙蓉映碧波。初試晨妝銅鏡淨,未醒卯醉玉顏酡。一秋造化全鍾此,十月風光尚屬佗。除卻籬邊叢菊伴,別誰能奈曉霜何?」顯然,「池上芙蓉」所指並非荷花(詩中明確地說「已無荷」),而是秋半開放的木芙蓉,這就頗有說服力——前人已有如許稱呼,曹雪芹以此來指稱木芙蓉自是無可厚非的。

 如此一來,問題就清楚了:《紅樓夢》書中的「芙蓉」與荷花本無關涉,這「芙蓉」不過是恰巧與荷花的古名雷同罷了,正可謂「豔色寧相妒,嘉名偶自同」。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