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9-02] 帶你闖進AV禁地 放大圖片
文:馬家華
AV (Adult Video成人錄像),這一個由日本進口的名字,背負著無數的道德包袱、禁忌。自八十年代AV業萌芽以來,AV一直只限在旺角好景、信和、星際的地下角落遊走,終日不見天日。在香港,「翻版四仔」深深為不少觀眾刻下烙印,但卻鮮有人去拆解這龐大的AV工業。
湯禎兆,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及傳播學系兼任講師,一年前他卸下道德包袱,決定深入日本AV工業的不毛地帶。在資金緊絀情況下,他在日本四出奔走,訪問了當紅AV女優、男優、導演、星探及製作AV的龍頭「SOD」的社長高橋雅也。
今年七月,由CUP出版的《AV現場》一書面世,成為中文世界探索AV的第一炮。全書彩色印製,上有粉紅封條警告不可售予十八歲以下人士,這是空前,或許也是絕後。
AV研究,香港欠奉
湯禎兆日前出席商務印書館舉辦的「讀書清談夜」時,暫充當AV導遊的角色,帶領讀者直搗AV現場,也好讓一眾獵奇者名正言順地作一窺探。
他說,出版《AV現場》亟需勇氣,首先以AV作題材絕不簡單、實地考察的製作成本也甚高昂。「書中與每位女優、導演訪問都要付錢。這也是合理的,畢竟我們是拿別人的故事去賣書賺錢。」其次是與自身「立場」有抵觸,「不是道德立場的抵觸,而是因為自己本非AV迷」。
湯禎兆以訪問者的角色策劃《AV現場》,務求利用自己對日本文化的認識,去搜集AV文化的第一手資料。在日本,探究AV文化的作品琳瑯滿目,已成為非常成熟的出版物,甚至賴以維生的各式雜誌已多不勝數。如《Video the World》、《Orange 通訊》、《AV疾走情報》等。但在華文社會,此類出版可謂絕無僅有。
他說:「社會文化研究學者,容易走入死胡同,就是對某個社會現象,精於套用社會學名辭和理論進行分析。但這些研究往往欠缺最基本的第一手資料作支持,我們很多時會『屈咗人』而不自知,這是個不太好的印象。」
在這大前提下,湯禎兆深入解構AV行業。「書中,我刻意去迴避討論道德問題、理論層面的東西,因為這是個很大的課題,畢竟這只是一本on the foundation (基礎)的書……」
「……問題想得太多的話,很多事情都不用做了,想做便不能有底線。」
釐清普遍誤解
在實地訪問的過程,湯禎兆自言,釐清了不少意識上和非意識上的誤解:「很多人意識上都有一負面印象,認為黑社會操控AV製作,背後有人逼良為娼。但其實,日本的AV出版已有法律作規管,而且十分企業化;本以為SOD這個AV王國有甚麼新意,原來製作也十分死板,其總裁高橋雅也自視甚高、極度自大,並不是外界捧得這樣高。這是非意識誤解的認清。」
旁觀AV演員的更迭不絕,湯禎兆亦難掩落寞之色。AV女優的壽命約一年,較長的也只不過兩年。她們引退後,有的會開店,有的會成為脫衣舞孃,有的會成為AV業界的幕後工作人員等等,又有多少能成為飯島愛?
湯禎兆直言:「日本人好堅定,各守不同崗位,表現出匠人文化出色一面。他們工作比我們認真100倍,百分百地投入。我很喜歡Mew這個女優,她的專業令人肅然起敬。誠然,做女優人工低,完全不會令你發達的,但這卻是令你成名的一個途徑,她們會用盡方法打進影壇。有些女優身兼多職,既是女優,亦是性工作者,AV工作便可為她抬高性服務的身價。」
脫下偽善假裝
《AV現場》在七月始發行,八月隨即付印第二版,AV的叫座力,實在不容小覷。但對於AV,很多泛道德者都會流露出一絲鄙夷之色,認為其傷風敗俗。
湯禎兆為人師表,所承受的壓力,或多或少,是可以想像的,他坦然:「市面上有些少女小說,內容比《AV現場》更『鹹』。但假如把《AV現場》編作二級書,我會覺得有點虛偽……」
現時,香港引入的「四仔老翻」,只是整個日本AV出版的十分之一,當中以女星作主導。若要找以香港作基地的出版製作,可謂是鳳毛麟角。
為何香港AV要取源他方,而不能自給自足? 湯禎兆指出:「由邵氏電影開始,很多香港的三級影星的真身,都是由日本女星頂替的。她們賺夠錢後,便hit and run (快閃),因為這裡沒有出路去讓三級影星生存。」
「另方面,香港的市場空間有限,有的只是由黑社會操縱的翻版『四仔市場』,以及一群不願買正版、畸形深圳消費模式的顧客。」
《AV現場》的最後一章,名叫《AV教育》,湯禎兆希望把這部「親民」的作品送給學生,讓學生當通識去讀。
日後會否再出版同類作品,湯禎兆說,是未知之數。
原來,AV的女優身價動輒可去到一作三百萬日圓;原來,AV男優的身價是以逐次射精來計算;原來,近年AV界出現一股女導演熱;原來,AV可以由頭至尾只打一支燈拍完……很多的發現,都是由具勇氣之士實地探索而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