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5年10月21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副刊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5-10-21] 百家廊:高教普及談何容易

放大圖片

 大學是人才的培養所,但沒有考上大學的人才,卻要迎接不一樣的挑戰。

牮 之

 從孔夫子開始「有教無類」的授徒傳學開始,中國古代的教育就是一種大眾階層中精英分子得以進入上等階層的選拔機制。尤其是延續長達一千四、五百年的科舉制度,造成中國人對於教育的基本觀念是:通過讀書來獲取一個法律明文規定的社會特權地位,成為一個「人上人」。學會謀生的本事,以本事在市場交換中獲取一份高於父輩的收入的概念卻幾乎是沒有的。因此說中國有重視教育的傳統,還不如說中國有崇尚成功的傳統。

 一九四九年以後的大學教育和歷史上的傳統教育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培養選拔幹部為高校的主要辦學目的。學生一畢業就填寫幹部履歷表,成為二十四級幹部。一九七八年恢復高考後逐步改變,但是大學「培育人才」的觀念繼續存在,社會以及大學的教師普遍認為,進了大學就是「人才」,沒有考上大學,就不是人才。這種人才觀念的潛意識裡,大多數考不上大學的人,就是淘汰下來的失敗者。

 儘管到九十年代畢業生已經不能直接成為國家幹部,大學畢業生從統一分配到「雙向選擇」,再到被錄用方挑選,實際境遇迅速淪為人才市場的普通求職者,但是學校教育的慣性依然在發揮作用,民眾的心理也仍然追求上大學「跳龍門」。

高等教育大眾化開端?

 一九九九年的大擴招,很多人都歡呼,說是象徵著中國的高等教育開始了大眾化的過程。不過仔細想一想,實際上這個過程還沒有開始。

 從教育部的文件到主管教育的官員們的談話裡,從各個大學的校訓口號到各類大學校長的訓話,我們依然看不到高等教育指導思想有什麼轉變,人才高地,迎接挑戰,爭創一流,追求卓越之類的口號依然喊得震天響。

 比如在所有的學校——從準備「爭世界一流」的國家重點投資大學到網絡電視大學——教育培養計劃裡,原來為了培養精英幹部的思想政治類課程「一個不能少」,「馬哲」(馬克思主義哲學)、「馬經」(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毛思」(毛澤東思想)、「社理」(社會主義理論)、「鄧理」(鄧小平理論)等等課程的學分由於指定為不得減少,而本科生的總學分則要求一降再降,從原來的一百七十個左右學分降到一百五十個左右,因此這一類課程的比重反而有所提高。當年設定這些課程時,政府機關裡的幹部們每周至少要有半天、社會上的普通百姓每周也要有一到兩個小時的集中政治學習時間,而現在很難想像機關裡或「大眾」會有日常政治學習活動。

 從大學的專業教育計劃來看,仍然是各個大學彼此相近,最多的是「某某學」、「某某原理」課程,少有為普通人準備的操作性的課程。比如理工科有「工藝設計」卻很少有「工藝操作」的;管理學院有各種「主管」應學的課程,但如何「被管」的課程卻是稀罕的。實習的學分還在專業培養計劃調整時大多被壓縮,而實際上學生迫於就業壓力,卻從三年級開始都已紛紛自行到企業實習,以至於四年級課程學生出勤率成為一個大問題。

「大眾」繳不起的學費

 學校至今不是為「大眾」辦的,學校的學費也是「大眾」繳不起的。除了幾個原來的重點、現在的衝擊「世界一流」的大學,大多數大學一年的學費相當於當今城市裡一個藍領工人大半年的工資,或者是兩個農民年收入(二○○四年,中國農民人均純收入二千九百三十六元)。如果再加上在大學的生活費用,一個大學生一年要用兩個藍領工人、四個農民的純收入。

 藍領工人、普通農民總應該是中國當今社會人數最多的「大眾」了吧?顯然這個大學是「大眾」的子弟無論如何上不起的。每年的高考放榜、開始發放錄取通知書的時候,總會出現幾件考生或其父母因為預計到繳不起學費而絕望自殺的悲慘新聞。在各個大學迎新的時候,也總是會看見有的學生在繳完了學費後,連一百元飯卡的錢也拿不出來。

 已經實現了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國家,國立的、公立的大學收費是比較低的,或者就如俄羅斯那樣是不收學費的。私立大學的學費相對要高一些,但是也會有各類獎學金設置。而目前這一輪的中國高校的收費改革,是一刀切的,尤其是地方政府公辦的大學收費要遠遠超過國家重點大學收費,和民辦大學收費水平相當。

 在本系列的第一部分裡已經提到,高校收到的學費實際上是遠遠不足以應付猛烈擴張的高校基建規模,這只是用來「資產運作」的「槓桿」。目前政府對於高等教育的投入,也主要用於能夠帶來GDP增長的大規模基建。教育主管部門明確各個學校要將所收到的學費總數中一定比例(百分之二十)用於幫助窮困學生,不過這並不足以在整體上消除「大眾」子弟進入大學的那道經濟上的高門檻。

「大眾化」的路還遠

 一九九九年以前有不少高校教師也曾議論過高校擴招。當時一些教師建議充分利用學校的師資力量,多招一部分學生,通過收費來緩解學校經費困難,可是後來猛烈的擴招就完全不是這些教師所預想的規模了。在這過程當中,高校及其教師當然是受益的一方,達到了招生分數線的學生當然也是受益的群體,不過總的來說,還不能說是高教的大眾化的開端。

 從政府對於高等教育的指導思想,社會大眾對於高等教育的期待,高等院校本身的準備,政府財政對教育的投入程度與方式,等等等等,諸多方面來看,所謂「高等教育大眾化」對於中國社會來說,還是一個太遙遠的夢。(《大學現形記》系列四之四.完)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