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28] 百家廊:寒山寺的鐘聲和詩放大圖片
名揚中外的姑蘇城西寒山寺內的仿唐普明寶塔修復亮燈。新增添的近二百盞金黃色高壓鈉燈和地埋照射燈把寶塔映照得通體透亮,景色迷人。 新華社
沈鴻鑫
提起文化名城蘇州,人們就會情不自禁地想起「姑蘇城外寒山寺」。近年來,每到陽曆除夕之夜,眾多的蘇州市民以及日本、香港等地的遊客們會聚集在寒山寺,舉行聆聽新年鐘聲的盛大活動。寒山寺除夕聽鐘成了一個新的習俗。寒山寺也更加令人們心馳神往了。
千年古剎寒山寺
寒山寺坐落在蘇州閶門西七里之楓橋鎮。京杭大運河從這裡流淌而過,向東南的閶門而去,楓橋就橫跨河上。在楓橋堍下,是有名的鐵嶺關。鐵嶺關地勢險要,建築堅固。與青龍關、白虎關並稱三關。這裡的一座敵樓為明嘉靖三十六年尚維安所造。可見古代楓橋一帶乃是軍事要塞和重要關卡,又是水路的一個埠頭。
寒山寺就在楓橋之東,因此也稱楓橋寺。它始建於南朝梁代天監年間(五○二年—五一九年),原名妙利普明塔院,距今約有一千五百年的歷史。相傳唐代貞觀年間,高僧寒山、拾得由天台山到此住持,於是塔院改名寒山寺。現在寺中還保留有寒山和拾得的石刻像。傳說中說他們兩人是七世冤家,後經豐干點化釋愆和好,因此俗稱他們為「和合」。
宋太平興國初年,節度使孫承右曾建造了一座七層寶塔。嘉右年間宋帝曾賜號普明禪院。唐代已稱作寒山寺。元代末年,因戰爭寺塔俱毀。明代洪武年間重建,明永樂三年(一四○五年)又加修理姚廣孝作記,但不久又遭火焚。明正統年間,況鐘任蘇州知府時再修。明清兩代間,此寺屢建屢毀。
清咸豐十年(一八六○年),全寺被毀。現存的建築乃清末重建的。解放後,經兩次全面修整,致使其風貌猶存。現走進寒山寺,可見門上寫有「妙利宗風」四個大字,乃清宣統時巡撫程德全所書。進門正中為大雄寶殿,大殿兩側堂屋內供奉五百羅漢和寒山、拾得塑像。大殿後有藏經樓。園內還有鐘樓、碑廊和江楓樓等建築,撲面而來的是一派古樸、清幽的景色。
夜半鐘聲到客船
寒山寺之所以能馳名中外,中唐詩人張繼的名詩《楓橋夜泊》起了非凡的宣傳作用。詩人張繼,字懿孫,湖北襄州(今襄陽)人,天寶十二年(七五三年)進士,曾任鹽鐵判官、檢校祠部員外郎,他與劉長卿、顧況有所往還。他曾寫過不少旅遊題詠的詩篇。張繼的詩風清回爽利,不假雕琢,詩中不乏對民生關切的詩句。《楓橋夜泊》是他遊歷蘇州時的作品。這首詩以異常凝練的語言,描寫了楓橋江邊的淒清景色,殘月霜天,漁火閃爍,鐘聲孤寂,強烈地渲染了詩人的旅羈愁懷,全詩神韻盎然,意境深邃。因此,詩篇一出,便不脛而走,廣為傳播。從此寒山寺的鐘也就名揚四海了。
古代的寺廟內一般都設有大鐘,唐宋時期,蘇州的寺廟並有半夜打鐘的習俗。張繼詩中的「夜半鐘聲到客船」詩句便是當時情況的寫照。《寒山寺志》有云:「唐鐘冶煉超精,雲雷奇,波桀飛動,捫之有凌」。但是,張繼詩中所說的那口巨鐘,因歲月滄桑,早已失傳了。明嘉靖年間又重鑄了一口大鐘,並特建造鐘樓,懸掛其間。此鐘聲音宏亮,可傳揚數里之外。據傳,此鐘在明末時流失至日本,康有為在一首詩中寫道:「鐘聲已渡海雲東,冷盡寒山古寺楓;勿使豐干又饒舌,他人再到不空空」。清光緒三十一年(一九○五年)江蘇巡撫陳夔龍重修寒山寺,仿照舊鐘式樣新鑄一口大鐘,並復建鐘樓。這座鐘樓建於大殿右側的月洞門內,四周綠樹掩映,鐘樓為六角式,二層建築,造型精美,呈飛峰之勢。大鐘就懸掛在樓上。大鐘有一人多高,周圍需三人合抱,重量約二噸。如輕輕敲擊,可發出渾雄悠揚的聲音。一九○六年,日本有關人士發起摹捐,由小林誠等一批工匠精心鑄成一口仿唐式青銅乳頭鐘,特地送到寒山寺。現在這口大鐘懸掛在大雄寶殿的右側,供人觀賞。
《楓橋夜泊》碑多少
由於張繼的《楓橋夜泊》詩膾炙人口,傳揚四海。故而人們屢屢為此詩勒石銘碑,並在寒山寺建造了碑廊。最早是在北宋嘉佑年間,官至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的王圭(郇公)書寫了此詩刻成詩碑,這是今知《楓橋夜泊》的第一石。可惜此石早已失傳。
明嘉靖年間,又由蘇州書畫名家文徵明重書勒石,他以大行草書寫,頗具智永的筆意。此碑後因火災破碎漫漶,字跡殘缺。現仍保存於寒山寺詩廊的南壁上,但全碑僅有「落、啼、姑、蘇、徵明、此」七字尚可辨認。清光緒三十二年(一九○六年)江蘇巡撫陳夔龍請樸學大師俞樾(曲園)補書重刻。俞樾用行書寫成三行,並有跋四十三字。全幅用筆頓挫沉著,字跡淳厚圓渾,章法端麗穩健,氣韻生動豐滿。俞樾書寫此碑後數十天,即仙逝故寓,此詩成了他的絕筆。這方詩碑現豎立於寒山寺碑廊內,保存完好。它是目下《楓橋夜泊》詩碑中首推之代表作,其拓本流傳海內外,影響極其廣遠。
俞樾之後,《楓橋夜泊》的詩碑尚有數方。如一九一九年李大釗曾書寫此詩的碑文,其原作現存中國歷史博物館,一九六三年勒碑,立於寒山寺松茂亭內。一九四七年國畫大師吳湖帆請國民黨元老、與中唐詩人同名的張繼書寫該詩,他用草書寫成,後勒石刻碑,今立於寒山寺塔院廊內。一九八一年,蘇州古吳軒邀請當代國畫大師劉海粟重寫《楓橋夜泊》,老人寫得筆酣墨暢,遒勁清麗,實為書法中的極品。此碑也陳列於寒山寺塔院。
一九九六年,蘇州楓橋史跡史料陳列館在台灣有關圖書館的支持下,收集到王圭的墨跡三千餘字,並精心雕製成集王圭墨跡的《楓橋夜泊》詩碑。這樣,世人又能重新領略到《楓橋夜泊》第一石的風采。
《楓橋夜泊》的詩碑可謂林林總總,琳琅滿目,它使寒山寺景區更加洋溢著濃厚的詩情,這首名詩也將隨著這些詩碑而流傳千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