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5年12月22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5-12-22] 大躍進餓死百萬河南人



「衛星田」的稻穗竟能托住一位小姑娘。這是大躍進時發表的照片。資料圖片

 這塊40年代以「水、旱、蝗、湯(恩伯)」四災而聞名全國的中原古地,解放以來農村的變化的確十分顯著。河南農民在合作化運動中的積極性也是極為高漲的。但是,從1957年夏天開始,省長吳芝圃拿省委書記潘復生開刀,在黨內大批以潘復生為首的右傾機會主義,為大躍進打下了基礎。

省長勇鬥省委書記

 正是在這樣的高壓政策下,河南在大躍進公社化狂飆陡起之時,比別的地方都有更充分的精神準備。1958年春季,吳芝圃就提出了全國最為激進的驚人口號:一年實現「四、五、八」,水利化、「四無省」,綠化、消滅文盲,等等。吹牛浮誇之風也令全國望塵莫及:小麥衛星一直放到西平縣的畝產7,320斤,鋼鐵衛星一直放到新鄉地區的日產120噸,均為「世界之最」。1958年的全省糧食產量實際只有281億斤,河南省委竟高估為702億斤,導致全省性的高徵購,基層幹部為完成徵購而一味「反瞞產」。

全省流行「恐右病」

 1959年吳芝圃就是在這樣的熱昏瘋狂狀態下,揹著河南農民無數饑餓而怨恨的目光,登上廬山的。8月中旬他從廬山下來,就更加惡狠了。他回到鄭州立即召開三級幹部會議,在全省又一次掀起反對右傾機會主義的鬥爭高潮。河南人民真正大難臨頭了。

 1959年河南適逢水旱交加,糧食大幅度減產,農民拚死力苦幹,實產210億斤。但吳芝圃是不管老天爺算老幾的,偏要把大災年當作大豐年。他一手舉著高指標,硬是估產為450億斤;一手托著「右傾」帽。帽子分為八種,即批「三論」(唯條件論、悲觀論、神秘論),又批「五派」(促退派、觀潮派、伸手派、秋後算帳派、爐前搖頭派)。大帽子把人壓得喘不過氣來,黨內人人自危,全省「恐右病」流行……

「反瞞產」打死人

 這年秋後,第二次「共產風」又颳起來,還夾帶著瘋狂的「反瞞產」。這一回可不比1958年,哪個基層幹部完不成徵購任務,就是「小彭德懷」,就得像土改的地主那樣挨鬥;哪個農民交不夠徵購糧,就會被捆起來吊打追逼……

 豫南一向富庶的信陽專區,在地委書記路憲文積極貫徹中央和省委反右傾精神所掀起的狂潮中,全區打人成風,手段千奇百怪,駭人聽聞。許多縣的縣委擴大會議當即成為鬥爭大會,光山縣委第一書記馬龍山帶頭鬥爭「右傾」的縣委書記張福洪,親自動手毒打,眾人拳打腳踢,將張福洪頭髮連頭皮一道撕下,活活整死。這個縣的另一個縣委書記劉文彩,到槐店公社主持「反瞞產」運動,連續拷打40多個農民,打死4人。

 整個光山縣公社一級幹部中親自主持和動手打人者佔93%。斛山公社的一個黨委委員、團委書記,親手拷打農民92人,打死4人。廬山會議以後,從1959年11月至1960年7月為止,整個信陽地區為追逼糧食,正式由公安機關逮捕1,774人,其中36人死在獄中;拘留10,720人,其中死在拘留所667人。群眾形容當時的恐怖氣氛說:「幹部好似閻王爺,大隊好似閻王殿;只見活人去,不見活人還!」



大躍進時期,全國遍佈小高爐大煉鋼鐵。(資料圖片)

信陽變黑暗世界

 後來河南省委在向中央的檢討中,也稱這個時期的信陽「一時間形成了一種恐怖世界、黑暗世界」。如此兇狠的反瞞產,把農民的口糧、種子糧、甚至餵牲口的飼料,盡數掠劫而去。到了1960年春天,信陽地區的公共食堂普遍斷炊了,最嚴重的村子80天沒有一粒糧食,浮腫病大面積蔓延,農民開始大量外逃或餓死。

 然而,那位地委書記路憲文還在吆喝:「不是沒有糧食,而是糧食很多,90%的人是思想問題。」1959年11月間,他從潢川縣驅車返回地委,沿途親眼見倒斃在公路旁的死人、攔車要糧的群眾、被父母遺棄的孩子,都視而不見,揚長而去。

路憲文有金漆招牌

 這位路憲文書記之所以如此有恃無恐、驕傲霸道,乃是因為他擁有一件最為得意也最具資本的功勞:他管轄的遂平縣查岈山衛星社,在1958年4月,率先由27個小社合併為大社,成為中國人民公社運動的先聲,是全國第一個人民公社,曾受到毛澤東主席的高度讚揚。有這樣一塊金字招牌,他還怕什麼?

 餓死近100多萬人的信陽事件,就是在這般令人髮指的暴虐之下發生了。毋庸置疑,它是廬山會議反右傾的直接後果。大災難後,人口銳減,田園荒蕪,滿目淒涼。餓死10萬人的息縣,自然村減少639個。全區有不少死絕戶。有的只剩孤兒。僅據潢川、光山、息縣三個縣統計,孤兒達12,000人之多。

鄭州建園林別墅群

 河南全省死亡人口在200萬以上,死亡牲畜74萬多頭,荒蕪土地440餘萬畝,扒毀農民房屋160多萬間。值得再書一筆的是,就在這樣慘烈的災難中,當老實忠厚的河南人民一批批倒斃下去的時候,省委第一書記吳芝圃為了實現他夢寐以求的一個理想:讓黨中央在鄭州開一次全國黨代表大會,靠高徵購、高積累聚斂起來的民脂民膏,在鄭州北郊黃河岸邊也興建了一座豪華的園林型別墅群,內中除按當時中委和候補中委的人數,以每人一個套間蓋了一幢大樓外,還別出心裁地按當時黨的7位領袖,每人一幢別墅,從總書記到黨中央主席,規格面積逐級遞增,以主席別墅最為寬大考究。不料建成後,「信陽事件」案發,吳芝圃下台,中央再沒來鄭州開會……(原載《人民網》)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