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6年2月10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社評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有權刊登與不予刊登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02-10]

■張圭陽 資深傳媒人

 傳媒的言論自由與社會責任有互動關係,在國際爭端無日無之的時刻,傳媒不應該舉著出版、言論自由的大旗在煽風點火,惟恐天下不亂。國際政治越是動盪,傳媒人的責任越重。

 一場漫畫風波,從個別報刊編輯對言論、出版自由的簡單理解,演變成為一場流血的國際爭端,再次帶出一個重要的議題:傳媒的言論自由和社會責任兩者之間如何取得平衡。

幼稚的言論自由帶來動盪

 引發起事端的丹麥《日德蘭郵報》Jyllands-Posten並不是小報,星期日的銷量高達七十萬份,一向標榜為一份知識分子的報章,在政治取向上中立不倚。《日德蘭郵報》去年九月三十日刊登十二幅回教先知漫畫的時候,同時也刊登了一篇評論,企圖以行動回應一名丹麥作家對文化界自我審查的指控。作家的投訴說,他想找一位漫畫家為他的兒童書籍畫有關回教先知的插圖,但是沒有一位漫畫家敢接下這個任務。《日德蘭郵報》的文化版編輯弗萊明羅斯Flamming Rose於是徵集漫畫家,要求他們畫出心目中回教先知的形象,在十二幅徵集的漫畫中,一些是頗為正面的,一些卻是帶有強烈的貶意和挑釁的味道。羅斯悉數刊登,以示丹麥傳媒在任何議題上都沒有自我審查,而且貫徹丹麥報界「諷刺無禁區」的傳統。漫畫刊登後,引來回教國家的不滿,經過多個月的幕後外交斡旋,《日德蘭郵報》在一月三十日公開向被冒犯的回教徒致歉。

 事件本來應該告一段落,可是二月一日,法國的《世界報》、德國的《世界報》、意大利的《新聞報》重印《日德蘭郵報》的漫畫,約旦一份周刊小報Shihan也加入刊登。德國《世界報》的網上版還以醜化了的先知漫畫為頭條。歐洲這幾份報章在重新刊印挖苦回教先知漫畫時,還振振有詞的說,此舉是為了支援友報並重申歐洲報業的出版、言論自由,並不受任何方面的威嚇。隨著事態的發展,說明這些華麗的言詞,只為國際政治帶來了動盪,還直接觸發了無數的流血衝突。歐洲有識之士指出,這些是幼稚、無理的挑釁。

傳媒有社會責任不刊登有關漫畫

 英國廣播公司在報道這次漫畫風波時,並沒有借新聞報道為名,再次展示污衊回教先知的漫畫。英國廣播公司的決定,也受到很大的壓力,有人批評英國廣播公司自我審查,報道漫畫風波卻不讓受眾看清楚風波的主角。英國廣播公司電視新聞總編輯霍羅克斯Peter Horrocks承認,BBC確是處於一個兩難的局面,為了不冒犯任何一方,BBC只用了一個短促的遠鏡,顯示人們看著有關報紙上的爭議漫畫,沒有近鏡,也不用定格。BBC互動新聞總編輯赫爾曼Steve Herrmann在網上處理這則新聞的手法是:一是以文字的方式詳盡的描述「先知漫畫」而不刊登其圖片,二是提供鏈結到相關的報刊上,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從相關的網頁鏈結上找到這些漫畫。赫爾曼相信,BBC新聞網的做法,既照顧了網上不同文化背景人士的感情,又忠誠地履行了報道的責任。

 英國、法國的外交部長以不同的語言和詞彙,說出同一個看法:傳媒有權刊登這些漫畫,但是傳媒卻有社會責任不去刊登。這恰好說明了傳媒的言論自由與社會責任的互動關係,在國際爭端無日無之的時刻,傳媒不應該舉著出版、言論自由的大旗在煽風點火,惟恐天下不亂。現在出了亂子,傳媒怎辦?

 BBC如是問。

 有識者在網上留言,傳媒可以發動社會深入討論,如回教徒移民到西方社會,怎樣與不同文化的社群融合;如西方民眾和傳媒從業員怎樣加強對回教文化的認識,而不會對回教產生「伊斯蘭恐懼」Islamophobia的不正常心態。國際政治越是動盪,傳媒人的責任越重。(要一睹漫畫風波主角可聯絡作者:kwaiyeung@gmail.com) (本欄每周五刊出) (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社評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