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6年2月11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古典瞬間:登覽詩篇顯張勢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02-11]

胡曉明

 從空間的角度讀登覽詩,「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就包含著由較小的精神空間伸張為較大的精神空間這樣一種抒情原型。這裡說的空間,指的是空間的表象,生命的意象。

意念存民族精神

 從空間表象即生命符號的角度,我們來讀千古傳誦的《登鸛雀樓》詩: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鸛雀樓在山西蒲州,坐立在黃河邊的高坡上。它的前面是氣勢磅礡的中條山脈,眼底下是激流滾滾的黃河。詩人的意念,首先隨著巍巍的中條山脈綿亙起伏,由東向西伸展而去,飛向遙遠的天邊,在那裡與正在徐徐降落的太陽會合。然後,詩人的意念又隨著滔滔滾滾、一瀉千里的黃河,由西向東,伸展到遙遠的水天相接的遠方。白日由東向西運行不息,黃河由西向東奔流不止,這不僅是宇宙自然的空間,同時也是詩人精神意念上的空間,是詩人深情感悟到的民族精神生存空間的詠唱!

 此時此刻,詩人王之渙被眼前的景象,胸中的激情深深感動了。聯想到生當一個令人振奮的盛唐時代,他心裡一定湧滿了蓬蓬勃勃的激情,躁動不安的激情。他不滿足,雖然不一定知道為什麼不滿足;他似乎覺得眼前的空間,依然不足以容納他心中洶湧的熱情,儘管他的視線已達到天邊地盡頭,詩人還要「更上一層樓」,去登上那樓外之樓,去見那天外之天。詩人的精神空間,此時已經更加伸展,伸展到天地之外的無限宇宙大化空間,詩人所表現的生命境界,是無限開闊而無止域、無限向上而無止息的境界。

 從精神形式上說,「更上一層樓」,與「會當凌絕頂」,具有同樣一種空間意味,都是先展示一個大空間,然後又將其轉化而為「小」。這種抒情模式,成為登覽詩中光景常新的美學形式。

借詩抒情 排解不平

 宋代有個名叫蕭德藻的詩人,被貶謫到古夜郎,在那裡漂泊了三年。羈客的怨思,浪子的酸辛,他的生命前程蒼茫一片。這年秋天,詩人來到洞庭湖。八百里湖光山色,無限高爽遼闊的秋天秋水,給予詩人一種極美的精神愉悅,那些怨思苦情,漸漸退卻。詩人泛舟湖上,隨著白鷺的翩翩起飛,捕捉詩的靈感;遠眺水盡頭隱隱的青山,感受到心胸無限的開闊。這時,詩人忽然感覺到勃勃的意興難以平復,他索性棄舟登岸,要登上那千古名樓,要高瞻遠矚,獲取一個更廣大的精神空間。他的《登岳陽樓》詩下半部寫道:

 得句鷺飛處,看山天盡頭。

 猶嫌未奇絕,更上岳陽樓。

 一切都發生得那麼自然,真切,很難說詩人摹仿了王之渙。只能說登覽的傳統中,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或有著冥冥相應的精神隱秘聯繫,將詩人們一一溝通了。

 又如歐陽修寫的一首登山的詩《中峰》:

 望望不可到,行行何屈盤。

 一徑林杪出,千巖雲下看。

 煙嵐半明滅,落照在峰端。

 細加玩味,全詩中貫穿著一股不斷向上攀越的力量,全詩亦有由小到大的空間意味。「一徑林杪出,千巖雲下看」,何等高邁!回頭看走過的山路,當初的艱辛與逼仄,可以由此刻的輕快與開闊做了補償。然而再抬頭望去,那落照峰端的風景,該更奇絕;從峰端看此地,當有更美的享受。空間的意味,不僅富於情思,又更有一份高昂的人生意志。我們說登覽詩充分體現了中國文化精神,尤其是儒家思想的剛健精神,正是在這種地方。

 再如明代民族英雄于謙,一生赤膽忠心,「鐵石猶存死後心」,為國鞠躬盡瘁。他任山西巡撫時,作有一首《上太行》詩:

 西風落日草斑斑,雲薄秋容鳥獨還。

 兩鬢霜華千里客,馬蹄又上太行山。

 西風勁草,落日暮雲,高天歸鳥,何等蒼茫、壯闊的境界。我們不僅看到了巍巍太行的寥廓景象,我們不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壯闊所透露出的詩人胸襟;我們更由最末一句,看到了詩人立馬太行,雄視千里的英雄形象,感受到他壯心不已、生命不衰的烈士情懷。

激情以外的智慧

 登覽詩除了以激情、生命意志的形態表達中國哲學精神之外,還有一種形態,即智慧的形態。在此一種形態裡,激情的奔湧,意志的張力,都沉潛下來,詩人用慧眼拈出自然山水的一角,作理智的觀照、知性的反省。如清人劉源祿登嶗山勝景之一的《華樓》詩:

 山下煙霞山上樓,丹梯躡足小勾留。

 置身已在煙霞上,還有煙霞最上頭。

 此一幀小詩,正是以清新明快的語言,將中國哲學的深刻意蘊,化而為形象生動的人生智慧格言。

 唐人司空圖《詩品》說:「行神如空,行氣為虹,……喻彼行健,是謂存雄。」(《勁健》)「大用外腓,真體內充,返虛入渾,積健為雄。」(《雄渾》)一個「健」字,追到了中國詩歌藝術中空間美學體驗的文化之根。百尺闌干橫海立,一生襟抱與山開,中國詩人的登覽、憑闌、高瞻、遠眺,千古詩人襟抱,豈止是藝術而已!(中國古典山水詩)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