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這部書載有余光中的訪問。照片由作者提供。
黃仲鳴
台灣的「麻煩製造者」阿扁先生,不理北京和華盛頓的強烈反對,一意孤行、任性而為、棄信背義、罔顧台灣人的福祉,執意「廢統」,令台海局勢再起風雲。
對這個又一次陷入躁動、盲動的島嶼,去年在北京做訪客的台灣詩人余光中,在接受傳媒的訪問時,已有此說:
「台灣的政治氣象不是很好,整個台灣就處於一種焦躁中。這也很不幸。台灣現在施行的政策是把人進行粗糙的分類,政治人物要贏得選票,他講大道理選民不聽,選民裡除了部分有頭腦會思想的人以外,還有很多普通人,政治人物要對他們講話,最方便的說法就是我們自己人,他們不是自己人,只有台灣人才愛台灣,非台灣人不愛台灣,政客就是在製造這種粗糙的族群矛盾。」
阿扁就是不斷在製造這種族群矛盾,一步一步在實現他的台獨千秋大夢。將美麗的寶島逐步推向危險邊緣。余光中慨嘆,台灣執政的政客,在努力推行「去中國化」運動,他們像在切香腸,想把台灣的中國文化切去,切到中間還有,切到後來就沒有了。結果台灣棄掉中國這個大家產,只抱著一個破缽。余光中感懷說:「我在高雄,高雄就是民進黨的大本營,我就在曹營中。」
身在曹營心在漢。余光中那股鄉愁並非為作詩句強說愁的。他的詩,流露出那種鄉愁,雖然是一盞燈,但卻照不亮那班醜惡政客的心扉。
早些時,我往光華中心參加一個講座,聽來自台灣高希均教授的演講,他即席吟誦余光中的鄉愁詩句,聲情並茂,深深感動每一位聽者的心靈。余光中說,台灣的年輕一代,雖然鮮有「那種真正的回憶和直接經驗」的「鄉愁」,但「讀小說,讀中國古文,讀唐詩宋詞,或者看電影看到一些畫面,這些都會讓我們看到一個文化的來源。」這個「來源」,就是來自母體的「文化」。我想,「文化的鄉愁」,台灣是去除不掉的,除非連漢語也去除掉。
余光中的鄉愁是濃烈的。「當我死時,葬我,在長江與黃河/之間,枕我的頭顱,白髮蓋著黑土/在中國,最美最母親的國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張大陸/聽兩側,安魂曲起自長江,黃河/兩管永生的音樂,滔滔,朝東。」
這些詩句,有家國意識的人讀了,寧不感動!可嘆,余光中這種情懷,卻遭去年曾到內地走過一下的李敖發炮,說他是個「騙子」,說「大陸被騙」,說「余光中這種人在台灣可以招朋引類,大家就知道台灣的國民國文水平是多麼壞,文化水平是多麼低。」又說,「有些人覺得他的詩寫得好,我就不服這口氣。如果還有一批人肯定他,我認為這批人的文化水平有問題。」有問題可不是「這一批人」,而是一味人身攻擊、卻拿不出論據來的李敖先生。
余光中這番話見於夏瑜編著的一部新書《物質時代的文化真理》,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二零零六年一月出版,讀者可找來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