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6年4月28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博覽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一夫多妻 本世紀人權爭奪戰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04-28]
放大圖片

文:余綺平

 美國電視上月中播放一套新劇集,講述猶他州一個信奉摩門教家庭,一夫三妻七孩同居於一屋簷下。早餐桌上,三妻商討夜晚侍夫時間表;丈夫求助於治陽痿藥「偉哥」。劇集收視率飆升,劇情的意識形態令國民吃驚,西方社會隨即對「多妻」議題展開爭論。

 英國報章提出警告,該劇集像「洪水猛獸」於今秋登陸英倫,保守的英人須作好準備,以免到時承受不起刺激。

 歐美婦解分子譴責故事內容歧視婦女;支持者則強調,既然同性戀都可以合法化,為甚麼多妻戀或多夫戀不可以?《新聞周刊》引述一支持者言論:爭取多妻權利,將是本世紀一場人權爭奪戰。

 美國目前約有5萬人享齊人、或眾人之福。

 一夫多妻,誰個男人不夢想?上月12日,美國HBO電視台製作的12集連續劇《Big Love》首播,男人都以為夢想成真了,收視率直線上升。

 故事講述摩門教信徒亨里克遜,40多歲,家境富裕,經營家居裝修店,正計劃增設分店。他與妻兒居住摩門教教徒聚集的猶他州鹽湖城郊區、一幢三間屋相連巨宅,三妻各自為政,但共用一後園;早餐時要碰頭商討家事。

沒有外憂僅得內患

 摩門教早於1890年廢除一夫多妻習俗,但生活在美國猶他州、墨西哥和加拿大等地的摩門教教徒,依然半公開地沿襲這種陋習。難怪亨里克遜毫不擔心鄰居會說三道四,和朋友(教友)碰面,反而經常被追問,何時迎娶第四位嬌妻。

 亨里克遜沒有觸犯法例,他只得一名合法髮妻,另外兩位無名分的妻子已經成年,不存在拐帶或誘姦因素,只要她們不強迫他註冊結婚,一家11口理應相安無事。

 亨里克遜沒有外憂,僅得內患。三位妻子爭風吃醋,最令他苦惱萬分。他對年齡最小、最喜歡聽甜言蜜語的三妻說,「我不能對妳說『我愛妳』,因為妳會聯想到,我也對她們兩人說同樣的話。我不想惹妳生氣。」亨里克遜的左右為難,牽引觀眾追看下去。

 他褲袋裡經常藏著一瓶「偉哥」藥,恐怕自己「供不應求」。外電形容,亨里克遜好像是「棒球隊中唯一的狙擊手」;他要令三位妻子無論在精神上和肉體上,都得到滿足。

 整個故事,圍繞著亨里克遜的「樂在其中」和「應接不暇」而發展。電視製片強調,這個家庭發生的日常瑣碎事,與普通家庭無異,只是將發生事件的數字,乘了「3」倍而已。

一夫多妻者團結起來

 《Big Love》逢星期日播出,至今只放映了七集,但激發起的社會爭論卻是鋪天蓋地。紐約《國民回顧報》指出,「我們不能將多妻問題一笑置之。首先,同性戀者已得到法律上承認他們的關係;如今,多妻者定必希望擁有同樣權利。」

 報道透露,一宗原本屬於聯邦政府挑戰「反對一夫多妻制」的訴訟,目前已呈送美國眾法庭;而事實上,加拿大政府最近亦研究,將一夫多妻的習俗合法化。

 《今日美國報》評論文章說,民意調查顯示,92%美國人反對一夫多妻,短時間內立法承認多妻制,似乎難以實現。但令美國人感到羞恥的是,該國約5萬人擁有多妻。他們當然希望在同一法律下,享受每一項的同等權益。例如,像同性戀一樣合法化。

 《華盛頓郵報》頭條標題大字疾呼,「團結起來!一夫多妻者」。內文指出,自從同性戀婚姻合法化後,警醒了爭取一夫多妻合法化運動,他們逐漸活躍起來。

傳統婚姻未被「侵犯」

 文章說,翻查人類歷史,無論何時何地,世界上任何社會,都不容忍同性戀婚姻,如今竟然承認了。當年人們譴責同性戀屬瘋狂行徑,現在竟合法了。既然如此,還有甚麼婚姻制度不可以合法?

 相反地,歷史上許多國家都實行一夫多妻制。翻閱《聖經》記載,中東國家就流行一夫多妻。現在爭取合法化,只不過是恢復舊傳統。

 文章認為,無論同性戀婚姻或一夫多妻制,都不會侵犯到傳統婚姻。所謂「侵犯」,是來自婚姻本身的內部腐爛,繼而遭受蠶食。美滿的婚姻需要夫婦雙方維繫,大家細心經營,互存感激之心。但是,傳統婚姻下產生的離婚和單親家庭現象,早在同性戀婚姻或一夫多妻制之前已經出現,所以雙方並不涉及「侵犯」關係。

 由於傳統的一男一女或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已經崩潰,加上當代的激進個人主義文化徵狀,才出現了如今千奇百怪的新式婚姻。這些,與當初締結婚姻的動機無關。

 《華盛頓郵報》更強調,一夫多妻是古老習俗,在許多國家都很普遍,例如信奉回教國家。相比起同性戀婚姻,一夫多妻似乎更應該合法化。

 「倘若我們承認,法律如規定婚姻必須由『異性』結合,無形中限制了選擇自由的話,那麼,法律規定婚姻『人數』,何嘗不是一種選擇自由的限制?」文章說。

兩人婚姻符合人性

 Slate.com網站持不同論點。評論者指出,無論是同性戀或異性戀婚姻,雙方伴侶都是整個人地互相守約、忠誠奉獻。相反地,一夫多妻者會經常糾纏於背叛和妒嫉的情感當中,令到多方關係不穩定。以往,婦女因為社會經濟地位低微,被迫與別人分享丈夫;她們一旦擁有足夠能力和自信,必會要求丈夫僅忠誠於她一人。

 評論說,婚姻制度中規定「兩人」的數字,並非限制了選擇自由,而是符合人性;例如,人性中的妒嫉心最顯著。

 《Big Love》播出後,招惹摩門教極度不滿。他們抗議,一夫多妻制已廢除一百多年,該劇集卻向觀眾展示摩門教陳舊和消極的形象,非常不負責任。

 話雖如此,摩門教卻是最遵守傳統習俗的保守教派。英國《衛報》指出,他們私底下對一夫多妻制其實是半開眼、半閉眼。

 摩門教支持布什政府的反對同性戀和墮胎政策。2004年美國大選時,95%教徒投票給布什。

 摩門教教徒、猶他州的共和黨州長羅姆尼,為鹽湖城爭取到舉辦2002年冬季奧運會後,聲名大噪,他已宣佈角逐下屆總統職位。

 美國媒體認為,摩門教能左右政府政策,那麼,一夫多妻合法化,還會是癡人說夢話嗎?

三妻大鬥法

 一夫三妻電視劇《Big Love》的男主角亨里克遜,為了籌備開分店,忙得頭昏腦脹;晚上,又怕記錯日子摸錯床;開車上班途中,聆聽電話留言最少有16個,都是吱吱喳喳的女聲投訴。

 煩惱自尋,沒辦法。他牢記舊約《聖經》教導「生養眾多,遍滿地面」──人生目標之一是開枝散葉。

 大婆芭比,結婚17年誕下3孩後,患上癌症,不育。丈夫以她未盡「生養眾多」責任,決定娶二奶。芭比啞忍,但她最恨二奶稱她為「大姐大」(boss lady)。

 二奶妮琪,被父親寵壞了的女孩,欠下周身咭數而離家出走,被亨里克遜收留兼代付咭數。妮琪父親是摩門教主持,她對一夫多妻家庭早已習以為常。

 三奶瑪芝最纏身,經常要丈夫呵護;她又不甘寂寞,愛串門,將家中三妻爭寵的來龍去脈,傳遍街頭巷尾。

 二奶和三奶鬥法最精彩。其中一個鏡頭,二奶在廚房向三奶咆哮,「阿標(丈夫)未帶妳回家前,有沒有和妳上過床?」三奶答,「關妳x事?」

 鏡頭一轉,早餐桌上,大婆編排好丈夫侍寢時間表後,四人手拉手低頭閉目祈禱;「求上帝保佑我們身體健康,分店開業成功,一家和平共存。」

摩門教教主 妻子48名

 1830年約瑟.史密斯(Joseph Smith)在美國紐約建立摩門教。他早期傳教順利,但因否定其他教會價值,加上部分教義引起世人爭議,進而受到排擠與迫害,先後被迫遷往俄亥俄州、密蘇里州、伊利諾州。

 1847年楊百翰(Brigham Young)成為摩門教領袖時,被迫遷往無人居住的猶他州鹽湖谷,建立了鹽湖城(Salt LakeCity),成為現今摩門教總會所在。

 楊百翰將摩門教發揚光大,如今鹽湖城超過56%人口屬摩門教教徒。

 摩門教非常重視家庭關係,以舊約《聖經》中「生養眾多,遍滿地面」的教導,1852年在猶他州公開宣佈施行多妻制,認為男人是女人的救主,女人需靠男人才能得救。

 史密斯本人就有48位妻子,而楊百翰也有妻子27人,生了57個孩子。

 一夫多妻制是摩門教最引人爭議的地方,甚至連部分教友都深覺反感,聯邦政府也多次以此為由,攔阻猶他設州。1890年猶他的摩門教會在政府強大壓力下,不再允許多妻。

 摩門教的教規規定,教徒穿衣不露肩、膝、不抽煙、不喝含酒精及咖啡因的飲品、早睡早起、大部分人都在晚間九點入睡。城裡沒有聲色場所,逛書店成為這裡主要的娛樂;教會鼓勵教徒年輕結婚。目前鹽湖城是全美國離婚率最低的城市。

 在猶他州歷史上,只有極少數男子因多妻而被告上法庭。最近一宗發生三年前,一名52歲男子格林與5名妻子和29名子女共同生活,其中一名妻子只有13歲,觸犯了強姦兒童罪,而且他不撫養子女,依賴妻兒領取救濟金生活,結果被判25年監禁。這是猶他州半個多世紀以來審理的第一例重婚案件,再次引起輿論對一夫多妻現象的關注。

 當地媒體多次指出,重婚行為經常導致家庭紛爭、虐待婦女兒童甚至亂倫,給社會造成極惡劣的影響。不僅如此,一夫多妻制的另一個後果就是導致「龐大家庭」出現,一些人根本無力撫養眾多子女,經常為此詐騙社會福利。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博覽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