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6年5月24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莊俊文 等著你回來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05-24]
放大圖片

武 俠

 香港青年音樂協會主席莊俊文是協會的第一代創會會員。17、8歲時加入協會,至今已30多年。「最開心的是看到協會造就了不少情侶。有好幾對是在協會裡認識、結婚的。」

 一個擁有30多年歷史的業餘音樂團體,在莊俊文的描述下,倒更像一個家般溫情,而不純是玩音樂那麼簡單。

 「最難忘的,也是團員之間的感情。」在港青音協誕生之前,莊俊文在報紙上看到香港青年管弦樂團招收中樂組會員,喜歡音樂的他,膽粗粗報名參加。誰知中樂組面臨解散,陳立橋醫生和蕭炯柱等人決定成立音樂協會,莊俊文順理成章加入。「最初玩的是笛子,但太多人玩笛子了,便轉玩低音大提琴。」

 他所用的大提琴,是1976年左右在通利琴行買的二手貨,1500元,用了30年,因保養不善,如今琴身已裂了好幾道裂縫。

 「現時會員有5、60人;經常在一起玩音樂的,約2、30人左右。」但始終是業餘協會,會員各有正職,會員的數量也隨著經濟因素而時有改變:「金融風暴時,只剩下十個八個。」剩下的會員,也曾沮喪是否該解散,最後還是咬著牙堅持下來:「不是他們不想來,而是客觀因素使他們來不到。我們相信只要過得了這關,他們還是會回來的。」

 1999年協會開始辦大型演出,有各種各樣活動,把昔日的會員重新召回。亦不時有年輕團員加入,至今已傳至第六代。但沒有永久會址的港青音協,莊俊文慨嘆要留住新人很難:「我們沒有固定場地,在一個區練習久了,吸納了那區的年輕人;但後來場地方面的人員要我們搬,便要再找新的地方練習,年輕人卻未必會跟你跨區練習的。」

 若能有個永久會址,相信會更易吸引年輕會員繼續留在協會。只是作為沒有正規收入的業餘樂團,此事談何容易?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