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6年5月29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一網打盡:多角度看事物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05-29]

楊振耀

 與朋友的女兒聊她就讀學校所發生的事,她有點不平。事緣老師教愚公移山的成語故事,問班上同學可有人不同意愚公的行為。有接近半班同學認為對愚公的作法不能認同,結果引來老師很大的反應,認為同學們都應該學習愚公那份鍥而不捨的精神;依她說那近半班同學給老師數落了好一陣。

 問她為甚麼不能認同愚公的行為?想是年紀關係最初她說不清,認為就是有不妥當的地方。最後終於說出,事情也應該有其他的解決方法,幹麼一定要花這麼長時間用以為是唯一的方法去解決一件事,而且這樣做也不見得特別聰明。問題就在這裡了,老師究竟有沒有試圖去了解為甚麼會有近半班同學不能認同愚公的行為?是因為同學們不明白故事的主旨?還是她們另有想法?

 依課程教授,在指定時間內完成課程範圍固然是老師的責任,但啟發學生思考也是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任務之一。花多點時間去了解那接近半班同學的意見對支持愚公的那些同學也總會有啟發吧?愚公移山和鐵杵磨針的故事,推崇的是那一份堅持和毅力,雖然都有它們正確的一面,但當中會否有甚麼地方值得學生們再思考?那份堅持和毅力,是否全然都對;應否有個限度?再往深處想,如果出發點或動機不良,那份堅持和毅力是否同樣值得推崇?

 寫到這裡有本閒書可以推薦一下,王重旭著的《讀書獻疑—歷史與現實中的困惑與荒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出版。說的是一些中國人一向信奉的道理及教條中的謬誤,用歷史事實印證生動有趣。不為爭辯而爭辯,能給我們另一些看待事物的角度。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