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06年7月8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教評局:若派首志願無謂再多心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07-08]

 【本報訊】(記者 歐陽杏櫻)近日有家長表示,即使子女在升中派位中獲派本區首志願的學校,仍會帶同子女到其他地區的中學「叩門」。對此教評局主席蔡國光提醒家長,現時名牌中學的中一學額供不應求,家長在升中放榜後與子女四出找學校,很大機會失望而回。

 教評局主席蔡國光昨日強調,不會建議家長在子女中一派位後到處找學校,因為「叩門」的成功率低,教統局早前亦向中學發出通告,要求中學每班不可超收40人,若各校校長信守40人的限額,學位的流動會更少。

叩門若失敗 徒增挫折感

 他表示,若學生獲派的第一志願中學,已屬區內理想的中學,家長不適宜再尋找另一所中學,因「犯不著互相折磨」。他指出,如果叩門失敗,除會令小朋友失望及埋怨派位制度,升中後亦會因不喜歡原先獲派的中學,開學時會產生抗拒及挫折感。他又補充,若家長在叩門失敗後處理不當,或指責子女在面試時的不是,更會加重他們的失敗感。他提議家長在子女獲派第一志願時,可選擇「開開心心為子女慶祝及食大餐來鼓勵子女,以積極及高興的態度接受結果。」

 教聯會主席黃均瑜亦指出,叩門成功率不大,若子女不能轉校,家長便要評估對小朋友的影響,因為他們對中學的歸屬感是決定他是否能投入中一的生活。他呼籲家長小心為子女解說,不要令子女對就讀中學產生負面影響。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