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史記.刺客列傳》裡有四人特別突出,荊軻為其中之一。其他三人分別是專諸、豫讓、聶政。
專 諸
專諸,吳國堂邑(今無錫某鄉)人。屠戶出身,對母親非常孝順。伍子胥見之深為敬佩。伍子胥知吳國公子姬光想殺吳王僚,於是便把專諸推薦給姬光。
公子姬光的父親是吳王諸樊。諸樊有三個弟弟:大弟余祭,二弟夷,三弟季札。諸樊知道三弟季札賢,故不立太子,把王位依次傳給三個弟弟,想最後把國家傳到季札手裡。諸樊死後,傳余祭。余祭死,傳夷。夷死,當傳給季札;但季札不肯受國,隱匿而去,夷之子僚便自立為吳王。
王僚違背了兄位弟嗣、弟終長侄繼位的祖規而接替父位。公子姬光暗中伺機奪位。
姬光厚待專諸,並敬其母。專諸感其恩,以死相許。但念老母在堂,行刺之事猶豫不決。其母知道事情後自縊而死。專諸葬母後,獻計說王僚愛吃「魚炙」(烤魚),可藏利劍於魚肚,伺機刺殺。為此,專諸特往太湖學燒魚之術,三月而成。
公子姬光入見王僚,邀請他蒞臨筵席。王僚欣然允諾。王僚雖答應,但恐有陰謀,故赴宴時戒備森嚴,自己身穿三重盔甲,親信不離左右。席間姬光託言腳痛難忍需用帛裹緊,躲入密屋。專諸進獻魚炙,手托菜盤,兩列武士夾專諸赤膊跪地用膝蓋前行,專諸已將「魚腸」劍暗藏於魚肚之中,行至王僚座前,忽地抽出匕首,猛刺王僚,力大透過三重盔甲又刺穿脊背,王僚死。旁邊衛士一擁而上,刀戟齊下,將專諸砍為肉醬。
公子姬光知事成,即令伏兵齊出,將王僚衛士盡數剿滅。公子姬光既殺王僚,便自立為吳王,即吳王闔閭。
豫 讓
豫讓是春秋晉國人。公元前453年,晉國有六大家族爭權,豫讓投靠智伯,智伯非常看重他。而趙襄子聯合韓、魏二家,消滅智伯,滅其族,並將他的頭骨拿來當酒杯。豫讓下定決心為智伯復仇。
他先是改變姓名,冒充囚徒,混進宮廷,企圖借整修廁所刺殺趙襄子。趙襄子在上廁所時,突然有所警覺,命令手下進去搜捕,結果捉到豫讓。趙襄子認為豫讓肯為故主報仇,是個有義之人,便將他釋放。
豫讓仍不甘心。過了些時候,刮掉眉毛和鬍鬚,改變面容;吞食火炭改變聲音;將含毒素的漆塗抹在身上,使身體膿腫長癩包,改變形體。然後沿街乞討,連他的妻子從他身邊走過都認不出他。
有一次,豫讓知道趙襄子要過一座橋,他便事先埋伏在橋下。但過橋時趙襄子的馬卻突然驚跳起來,豫讓的計劃又再次失敗。趙襄子責備他說:「你以前曾經在范氏和中行氏手下,智伯消滅了他們,你不但不為他們報仇,反而投靠了智伯;那麼,現在你也可以投靠我,為什麼一定要為智伯報仇呢?」豫讓說:「我在范氏、中行氏手下的時候,他們根本都不重視我,把我當成一般人;而智伯卻非常看重我,把我當成最優秀的人才,是我的知己,我非替他報仇不可!」豫讓知道這一次是非死不可,於是說:「上次你放了我,天下人已經知道了你的英明。這次希望你能完成我最後一個心願,將你的衣服脫下來,讓我刺穿;這樣我即使是死了,也不會有遺憾。」趙襄子答應了他的要求,豫讓拔劍,連刺了衣服三次,然後自殺。
聶 政
春秋末期,韓國大夫嚴仲子受丞相俠累的迫害流亡他國。他聽說魏國聶政因殺人避仇,攜母及姐隱跡於齊國,在市場做市販屠狗生意。其人仁孝俠義,武功高超。嚴仲子遂尋至聶政所居,數次登門拜訪,並備酒饌親向聶母致禮,贈黃金百鎰與聶母為禮。
不久,聶母辭世。嚴仲子親執子禮助聶政葬母,聶政感激在心。此後,聶政服母喪三年,並嫁其姐。無一切後顧之憂後,聶政到嚴仲子府問得其仇家後,隻身去韓國為嚴仲子報仇。
俠累府宅護衛森嚴。但聶政仗劍直入韓府,甲士反應不及,聶政已用長劍刺死俠累。甲士們齊上圍攻聶政。聶政仗長劍擊殺數十人後,難逃重圍,遂倒轉劍柄,以劍尖劃破面頰,剜出雙眼,破腹而死。
聶政死後,韓王暴其屍於市,懸賞購求能辨認其人者。聶政姐聶縈聞聽消息遂動身赴韓,至市,果認出屍乃聶政。聶縈抱屍慟哭:「士為知己者死,聶政毀壞自己的軀體,以免被人辨認出來牽連我。但我又怎能害怕被牽連而任聶政的英名埋沒!」說完,聶縈長呼三聲「天!」然後自殺於聶政的屍體旁。 (網上資料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