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近平
新加坡劇藝工作坊在「新視野藝術節」裡獻演的《藝記》及由7A班戲劇組演出的《飆.櫻桃園》,兩齣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演出,執筆時卻教我產生莫名的聯想,免不了要拿它們來混為一談。
《藝記》由王景生導演。我慕王景生的名字已久,多年前在雜誌上看到他導演的莎劇《李爾》的劇照和報道,覺得王君的作品應該滿有涵意。今回終於看到他的作品,卻是一齣回歸平淡,探尋本源的簡約表演。
《藝記》以一個現代演員(由嘉倫.肯戴爾飾)的角度去講述承傳藝伎這傳統藝術的歷程;另外又穿插著歌舞伎演員五條雅之助的藝伎表演片段,以及杵屋勝芳壽的三味線演奏,交織一個冷靜、沉著、疏離,甚至是帶點疏冷的表演。我之所以說他是「表演」,而非「戲劇」,就是因為整個演出貫徹了王景生在場刊「關於本劇」一文所述,這只是一場王景生對文化問題的「討論」,他只是展現了他心底的討論,至於怎樣透過劇場的演出來跟觀眾交流,目前仍然停留在「各自表述」的狀態。三味線、藝伎和現代演員,固然是各做各的,即使是觀眾,大概除了安靜坐著以外,台上的一言一語似乎並未感人。
很顯然,嘉倫肯.戴爾表演的部分帶有情緒起伏,而且所訴說的「故事」也有一定的戲劇性(尤其是最後藝伎女兒那一場,嘉倫把角色情緒掌握得細緻,表達了對於承擔祖上傳下來的傳統藝術那種責無旁貸,卻又不知所措的神緒),只是整個演出實在太強調「疏離感」了(空蕩而虛淨的舞台,也只用最簡單的服裝),既然演出不是要打動人心,觀眾大可以漠不關心地在看。未經過一番情感的歷練,加上對「藝伎」傳統缺乏感性認知,看《藝記》的演出,倒不及讀場刊的文字來得深刻。
反過來看,單看場刊上王景生對《藝記》這演出所下的註腳和表述,或許會引領我們「想像」這戲劇充滿文化涵義和意象,也能引起一定的期待。我不禁驚嘆王景生用文字陳述大意的驚人能力。
其實,7A班戲劇組的《飆.櫻桃園》同樣具備這種「特質」。
把契訶夫的《櫻桃園》化成一個講現代香港企業收購循環戰的戲,本身已是一個令人拍案和期待的意念,絕對是可以吸引到藝術贊助人投放資源。可是,演出時空次序不明不白,情節顛來倒去,連角色與角色之間的「收購」、「強弱」關係也弄了大半天才搞清,觀眾先給搞得糊裡糊塗,繼而就只有袖手旁觀(投入不到),等散場好了。
把演出裡的「故事性」泯去,窮其心思講「理念」,甚麼時候講故事成為了劇場的瘟疫,人人也要唾棄?是否就是所謂現代劇場的「新視野」?
新加坡劇藝工作坊在「新視野藝術節」裡獻演的《藝記》及由7A班戲劇組演出的《飆.櫻桃園》,兩齣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演出,執筆時卻教我產生莫名的聯想,免不了要拿它們來混為一談。
《藝記》由王景生導演。我慕王景生的名字已久,多年前在雜誌上看到他導演的莎劇《李爾》的劇照和報道,覺得王君的作品應該滿有涵意。今回終於看到他的作品,卻是一齣回歸平淡,探尋本源的簡約表演。
《藝記》以一個現代演員(由嘉倫.肯戴爾飾)的角度去講述承傳藝伎這傳統藝術的歷程;另外又穿插著歌舞伎演員五條雅之助的藝伎表演片段,以及杵屋勝芳壽的三味線演奏,交織一個冷靜、沉著、疏離,甚至是帶點疏冷的表演。我之所以說他是「表演」,而非「戲劇」,就是因為整個演出貫徹了王景生在場刊「關於本劇」一文所述,這只是一場王景生對文化問題的「討論」,他只是展現了他心底的討論,至於怎樣透過劇場的演出來跟觀眾交流,目前仍然停留在「各自表述」的狀態。三味線、藝伎和現代演員,固然是各做各的,即使是觀眾,大概除了安靜坐著以外,台上的一言一語似乎並未感人。
很顯然,嘉倫肯.戴爾表演的部分帶有情緒起伏,而且所訴說的「故事」也有一定的戲劇性(尤其是最後藝伎女兒那一場,嘉倫把角色情緒掌握得細緻,表達了對於承擔祖上傳下來的傳統藝術那種責無旁貸,卻又不知所措的神緒),只是整個演出實在太強調「疏離感」了(空蕩而虛淨的舞台,也只用最簡單的服裝),既然演出不是要打動人心,觀眾大可以漠不關心地在看。未經過一番情感的歷練,加上對「藝伎」傳統缺乏感性認知,看《藝記》的演出,倒不及讀場刊的文字來得深刻。
反過來看,單看場刊上王景生對《藝記》這演出所下的註腳和表述,或許會引領我們「想像」這戲劇充滿文化涵義和意象,也能引起一定的期待。我不禁驚嘆王景生用文字陳述大意的驚人能力。
其實,7A班戲劇組的《飆.櫻桃園》同樣具備這種「特質」。
把契訶夫的《櫻桃園》化成一個講現代香港企業收購循環戰的戲,本身已是一個令人拍案和期待的意念,絕對是可以吸引到藝術贊助人投放資源。可是,演出時空次序不明不白,情節顛來倒去,連角色與角色之間的「收購」、「強弱」關係也弄了大半天才搞清,觀眾先給搞得糊裡糊塗,繼而就只有袖手旁觀(投入不到),等散場好了。
把演出裡的「故事性」泯去,窮其心思講「理念」,甚麼時候講故事成為了劇場的瘟疫,人人也要唾棄?是否就是所謂現代劇場的「新視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