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2月22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香港文化要告別陳腔濫調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2-22]
放大圖片

 ■曾家輝

 眼前香港的文化有沒有歷史?有沒有未來?若有,該有怎樣的歷史和怎樣的未來?我們都是埋首於工作的香港人,我們的歷史究竟怎樣牽連著大家的生活?大家又立足在何種文化生活的失衡中?

 在最近一個由嶺南大學舉辦的「文化.生活.香港的未來」研討會中,與會者包括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教授司徒薇、香港基督徒學會胡露茜、嶺大文化研究系的馬國明及羅永生等,從日常生活中探討了文化,並帶出文化不必是高高在上,而是作息之間所產生的實際價值,其中馬國明更以「絲襪奶茶」這種地道飲食來說明香港文化的問題。

隨意標籤 港人默認

 談及香港文化時,很多人都會運用「中西文化薈萃、商業掛帥、不拘一格」等字眼,或稱之為「金科玉律」。但細心思考,便會發現這些被人順手拈來的字眼,不是空洞無物,就是互相矛盾。例如,以商業掛帥為例,當今在全球化之下,商業掛帥不可能是個別社會的專利,不加解釋地便用來描述香港,就顯得空洞了。

 香港不斷被「標籤」似乎已被普遍接受,更可能因為普遍被接受了,才會廣泛使用。談及香港文化時遇到的最大問題,便是為何標籤香港的做法普遍被接受,至少從來沒有受到質疑或挑戰。

絲襪奶茶 只識飲不識解 

 馬國明以「絲襪奶茶」為例,解釋以上理論。現時香港地道茶餐廳提供的奶茶,都統稱為「絲襪奶茶」,但細閱餐牌卻見不到「絲襪奶茶」,而只有西冷紅茶。西冷是斯里蘭卡在英國統治時代名稱(Ceylon)的音譯,西冷紅茶即斯里蘭卡紅茶。換言之,「絲襪奶茶」就是斯里蘭卡紅茶。

 雖然「絲襪奶茶」已普遍被認定是香港的地道飲食文化,但如很多香港事物一樣,我們對它怎樣出現,怎樣被大眾接受等都一無所知。雖然「絲襪奶茶」被認定是特產飲料,但坊間卻沒有任何文獻記載它的出現和流傳。

 關於「絲襪奶茶」的確實資料,有一點很清晰:「絲襪奶茶」因大多為廉價食肆供應,而成為大眾飲料,並非那些在英國殖民時代的高級華人仿傚英國人的習慣而形成的。因為這點,更令人殷切期待日後能陸續找到更詳細的文獻記載,包括關乎絲襪奶茶如何形成、被本港廣泛享用的經過等。「絲襪奶茶」既已被認定是地道的飲食文化,它的出現和廣泛流傳,理所當然即為本土文化的寫照。

 雖然「絲襪奶茶」的出處無跡可尋,但它已被認定為地道飲食文化的表表者,這種現象其實正好說明,香港的地道文化一直未獲重視。其中原因固然與香港的殖民地歷史有關,因為「殖民」的意思無非是說外來事物凌駕於本土的事物。但另一不可忽視的原因,卻很可能是由於香港本土文化,大多源於升斗市民的掙扎求存,並非出自權貴者之手,因此從無文獻記載。

個別意識 斷定成片文化

 「絲襪奶茶」的秘密其實有兩重涵義,首先是它的形成和流傳的秘密,該秘密只能從小市民的日常生活政治的框架中推論。另一層秘密,是指其這種既是本土文化的代表,卻又是人們一無所知的奇怪現象背後的秘密。但這個秘密現在已能肯定作答,它是香港的地道文化,源自升斗市民為了生計而發揮的無限創意,香港文化的發展除非刻意繞過地道文化,否則必須重新認識一般市民的貢獻。

 現時在坊間有不少關於香港本土意識的研究,這些研究指出,香港在上世紀70年代開始形成一種本土意識。不同的研究從不同的文本入手,他們從粵語流行曲、電影或電視劇,甚至一些詩作中找出本土意識出現的證據。

 但由於缺乏方法學上的探討,這些研究便只是想當然地以部分人的本土意識,作為整個香港社會的本土意識。從方法學的觀點而言,本土意識的說法一開始便斷定了香港本土文化的主體性。但既然人們認識的香港本土文化都是經過「翻譯」的,香港本土文化的主體性便須經過一個複雜的過程才能建立,不可能一早便斷定了。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