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4月7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灣仔民間生活館 自己地頭 自發保育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4-07]
放大圖片

 ■這條褲由灣仔街坊捐贈,世代相傳,有百年歷史。曾潔華說那是街坊家傳之寶,寓意大富大貴。

文:李卓賢

 位於灣仔石水渠街的藍屋,這一兩年成為社區保育人士及學者的討論戰場,但當地街坊及聖雅各福群會,早已隨著港府重建決策的步伐,考慮到當地社區的未來發展路向。

 在2004年,灣仔區居民已對當局拆遷灣仔街市表示強烈不滿,並自發組織起來,主動為灣仔區的重建計劃提供意見,更在04年7月向可持續發展基金申請撥款,成功獲得兩年130萬元資助,成立灣仔民間生活館。

 「這筆資助看似很多,但扣除宣傳及營運費用後,已所餘無幾,所以生活館職員及導賞員,都由義工或灣仔街坊充任,只收車馬費。」擔任導賞員的曾潔華還向筆者交代了一些生活館的現狀:「這計劃與地政署的象徵式1元租金資助,將在今年6月完結,現在仍未知道生活館將來會如何。」

 在今年1月開幕的生活館,其實只佔藍屋地面一層。全館的展品放於兩旁牆壁。展品看似不多,但細心留意,便會發現展品其實來自不同捐贈者,各有故事。

 「我們保留這些舊物的目的,與天星碼頭的情況稍有不同:天星碼頭的事件,引起大家對保育問題的關注;我們成立生活館,是為一些因為重建而離開的街坊,保留一個聚腳點,讓他們透過物件去回憶往昔。我們當然希望通過展覽,讓新一代可以觸摸、觀察、聆聽,了解他們出生以前的生活。」

 雖然採訪當天並非假日,但在訪談期間,荔枝角基督教崇真中學的師生到館參觀,同學們對展出的舊物表現興奮與好奇,同時,有家長帶同孫兒來參觀。家長在輕撫舊物之餘,也想起往昔日子。「我雖然不是灣仔居民,可是在看見這些舊火水爐、石磨時,便想起自己小時候,一家十幾人逼在細小家中的日子。」

 除了收集灣仔區內具社會特色的舊物,生活館亦鼓勵香港中小學的師生參觀藍屋。聖雅各福群會培訓導賞員,舉辦宗教、鬼古等主題旅遊。為提倡非物質的民間傳統智慧,他們還舉行各種舊行業的工作坊,如紙紮、獅藝等,並推出紀念品。

 灣仔的民間保育可算是反映小眾對舊物價值觀的最佳例子,教導群眾關注個體聲音。當保育之聲高唱入雲,當局與團體因皇后碼頭的「搬遷」費而爭辯它們的存在價值時,除了從經濟、文化、民生等角度處理問題,有沒有考慮聆聽小眾那些微小卻又不無教育及社區意義的觀點與建議?甚至讓他們落手落腳去拯救自己的社區?若建立社區如種樹,一刀切固然快,但也須明白十年樹木百年成林的道理。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專題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