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4月18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百家廊:如何整治庸醫?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4-18]
放大圖片

 醫生的責任是救人,而非在藥費上拿病人「開刀」。

王 葦

 我小時候體質差常感冒,醫生開四環素。媽媽是中文系畢業的,不是學醫科的,已經從雜誌上看到海外醫生說幼兒吃四環素會影響牙齒變黃牙。媽媽特地去找醫生諮詢,醫生嘲笑她,說從沒聽說過。敢情他沒聽說過的事就是不存在的,這樣的醫生不止一個,有四環素牙的孩子是整整一代人。

 我讀初中時胃不好,去醫院看病。一對男女醫生聽我說症狀之一是吃完飯就嘔吐,兩人擠眉弄眼地對了個眼神,然後讓我媽媽出去迴避。我知道他們判斷我是懷孕了想私下盤問我,我不讓媽媽出去,因為我要和她一起離開。暑假我回南通,請中醫陳濟民先生看病。一帖藥服完,我飯後就不再嘔吐,四帖藥後就痊癒了。

沒人賠償的生命

 有年幫外婆家裝修,裡外都油漆了一遍。第三天,我臉上開始發疹子,一大片紅紅的還很癢。看了兩家醫院,醫生都認為是青春痘,儘管我提醒他們可能是油漆過敏。結果,我自己買了抗過敏的藥吃,疹子很快沒了。我的身體對複合維生素B的吸收有問題,造成複合維生素B缺乏。缺乏維生素B時會對聲音特別敏感。我聽力好,加上維生素缺乏,小時在吵鬧的環境裡呆會兒就會疲倦不堪,噁心想吐。補充複合維生素B就能解決的問題,醫生卻讓我吃了近十多年的安定,害得我現在反應遲鈍像個白癡。

 爸爸同事的妻子感冒去醫院治療,死於青黴素過敏再也回不了家。去世時她三十出頭,女兒三歲左右。一瞬間,家沒了。當爸爸的同事臂纏黑紗,緊緊抱著被意外嚇得不知所措縮成一團的小女孩,雙眼紅腫茫然地站在我家門口時,誰能不傷心?沒有人為她的死承擔責任,事故不能確定也沒人賠償。

 媽媽因工作勞累過度,得了腎盂腎炎。醫院醫生開抗生素。媽媽吃完去醫院複查。醫生看看前面的治療記錄,繼續開同樣的藥。治幾年都不見病有明顯好轉。直到有天媽媽在電視裡看到專家說服用抗生素需要定期更換以免出現抗藥性時,才明白為什麼她現在服藥無效。再去醫院時,在她的提醒下醫生才開始換藥。長年服用抗生素,即使沒病的人,也會因免疫系統遭到破壞而危害生命,我媽媽就差點因此而死。

斷症難 病癒難

 感冒咳嗽對我是家常便飯,去醫院早些年是每次開咳必清打發我。吃了以後我咳得更厲害。等有合資藥時就開始猛開康泰克或泰諾。這些對咳嗽沒什麼用。有次我實在是咳嗽得難受,就向在美國當藥劑師的好友要藥。她給我寄了天然的紫錐菊片。感冒初期服用效果非常好,還順便治好了我的咽喉炎。因長期感冒引起鼻炎,那時醫生喜歡開息斯敏。那是治過敏性鼻炎的,對我的病半點用都沒有,但價格比有效的千柏鼻炎片貴了近三倍。

 不同的藥,對不同年齡、體重、病情輕重的人效果完全不同。藥本身還有副作用。醫生開藥時應該考慮各種可能的因素,調整用藥和劑量確保治療效果和病人的健康。病人如果能夠準確判斷自己的病,需要醫生做什麼?

 二○○五年七月,媽媽的一位好友得了皮肌炎住進醫院。剛入院時她的病情不算嚴重,但發病原因不明,治療效果不佳。在得知他生病後,我就查各種資料。皮肌炎的治療有靠激素,但對此無效的病人,就需要依靠自身的抵抗力。病情嚴重後會死於心臟等器官衰竭。為防止病情發展,媽媽一直要我針對他的情況買營養品和效果好的藥品給這位生病的朋友,哪怕是從國外買。醫生對我們推薦的藥一無所知,對病人治療期間的營養需要也全然不在意。明知道這個病在下個環節可能遇到什麼麻煩,也不提前作預防。堅強樂觀的他在醫院的無所作為中死去,二○○五年中秋,他在海外求學的女兒打電話回來詢問媽媽的病情,那時,他的葬禮正在進行。

庸醫害人 依法嚴懲

 同年,我媽媽因為好友去世,外公意外骨折,和工作壓力,得了甲亢。她參加學校體檢時發現的問題。體檢醫生要她到醫院檢查確診。醫生讓她進行各項內容的檢查,持續了近三周還不給任何藥物治療。報銷了部分後,媽媽仍支付了上千元的檢查費。最後,醫院的另一位醫生發覺前面那位醫生治療有誤,讓媽媽快去另一家醫院治療,在這家醫院檢查費是四十元。

 病人得甲亢之後肝功能會不正常。我事先防範了,所以檢查結果媽媽的肝功能好於一般的甲亢病人。可我們不知道,跟隨甲亢而來的是糖尿病。媽媽又一次因醫生不盡責而倒霉。醫生既沒在治療甲亢時預防糖尿病發生,也不提醒病人注意。他們在病人得甲亢時讓病人多吃,在病人得糖尿病時吩咐病人少吃。無論哪種病的調理,營養的平衡才是關鍵。甲亢營養過剩就可能導致糖尿病,而糖尿病會造成營養大量流失,病人極需在控制飲食時必須注意保證營養。醫生不能頭痛醫頭,而沒有全局的考慮。

 春節期間媽媽接到曾任教育部副部長的浦通修先生公子的電話,說浦老心肌梗塞,第一次去醫院沒查出,第二次病發去醫院查仍沒查出,第三次病發才查出,情況嚴重被搶救,現躺在醫院,氣管被切開,生不如死。沒幾天,北京的一位朋友心血管堵塞住院做手術。有心臟病史的他第一次發病居然被醫院當作肺炎,第二次發病才查出,當時心臟衰竭還因為春節期間醫生放假讓他等手術等了幾天。也還是在北京,多年前,媽媽同行韓吉人先生死於輸血。此外,我還知道徐悲鴻死於醫生誤診。上海前副市長楊愷腦溢血倒在會場,被醫生誤診為心臟病而死。

 我一個人就經歷過這麼多,還有多少人被庸醫害死?這是不是太多了?

 政府關心群眾的健康,強制藥品降價。降價後好藥就買不到,藥廠把它們改頭換面再漲價。我不明白為什麼政府不能根據藥品的主要有效成分含量核准價格,來防範藥廠換湯不換藥地變相漲價。真正有效抑制藥價虛高的關鍵是讓醫生的醫療水平和收入掛鉤,讓醫生依靠提高醫療技術得到相應的回報。只有這樣,醫院才會把贏利的重點放在提高醫療水平和服務上,而不是當藥販,甚至藥販的托兒。解決藥價虛高,用行政手段調控,而不是依靠法律、法規和市場機制,比藥價虛高更有害。

 醫療事故頻繁,因為遇到醫療事故,患者家屬取證等都非常麻煩,有些仲裁機構或司法機關和醫院勾結,患者的權益根本得不到保障,遭遇事故已讓人很傷心,面對官司沒精力折騰只能不了了之。事故責任如果不能落實到個人,事故的認定不能依法,庸醫害人現象仍然會繼續。總之,所有不合理現象的解決,最終都無法繞開法律和人權。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