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楠
通宵工作,一杯咖啡就是生活的必需品,與其到酒吧買醉,不如來杯安多芬?
人說:愛喝咖啡的人,天生就有一種自虐的傾向,在工作中汲取被虐的養份,皆因其視工作為娛樂,故對黑如苦柴的咖啡,甘之如飴。
起初,有宗教人士認為咖啡是「魔鬼飲料」,慫恿當時教宗禁止這種飲料,但教宗品嚐後認為可以飲用,故咖啡在歐洲迅速普及,在二十世紀向全世界普及,人稱「黑色金子」。
雖然,口味本是一場細膩的喜歡——濃湯一樣的香甜、毛氈一樣的厚重感、晴天一樣的明朗,但迷上咖啡是一場「虐戀」(sadomasochism)。
這個詞,是一個混血兒,是由施虐傾向(sadism)與受虐傾向(masochism)這兩個概念合成的,就像在咖啡店碰到某個文化名人,雖然他只是在Tea Break,但一看到他唇邊的咖啡,總會想到他背後到底思索著什麼「故事」?是在為新的一齣電影構思難以想像的「劇本」?加半包新浪潮,一公克的後現代,想像空間擴大,自戀感上升,舉止變得高雅,這就是咖啡。
在十六、十七世紀,威尼斯商人和海上霸權荷蘭人的買賣輾轉將咖啡傳入歐洲,這種口感馥郁、香氣迷人的黑色飲料受到貴族仕紳階級的爭相追捧,身價也水漲船高,而最重要的是它的神秘色彩,喝一口滿嘴新奇的「東方主義」。
發酵咖啡,也是一種藝術。發酵過程把果核外的黏液跟薄膜去除,不同的發酵時間會影響咖啡的風味,一杯咖啡,各有各自的發酵時間,長短得宜,是一門學問。
工作喝它,小休喝它,戀愛喝它,失戀喝它,咖啡就是如此令人愛恨交纏。
然後,想著將咖啡店畫進一張水墨畫之中,生出幾分格格不入,或會成為新一代藝術的破格經典。
這樣的結局,有點黑色荒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