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台「外交部長」黃志芳親自赴會,卻遭「友邦」冷落。 資料圖片
【本報訊】據中通社24日電:台灣與中美洲混合外長會議25日在伯利茲舉行,台「外交部長」黃志芳親自與會,但是卻傳出7個「邦交國」將有5個外長缺席,改派次長參加。這一史無前例的高缺席率,被視為是自日前世界衛生大會有「友邦」跑票後,台灣的中美洲「邦交」可能生變的警訊。
台「外交部」自1991年起,成立台灣與中美洲國家合作混合委員會,成員包括哥斯達黎加、薩爾瓦多、危地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巴拿馬及伯利茲等「邦交國」,每年擇中美洲、台北兩地輪流舉行例行論壇。
5國改派次長與會
然而,今年第13屆的外長會議只有地主國伯利茲與多米尼加的外長親自參加,巴拿馬、哥斯達黎加、尼加拉瓜、危地馬拉、薩爾瓦多外長都將缺席,改派次長與會。過去雖也會有外長因公務繁忙,改派次長出席的案例,但不曾出現同時有那麼多國家外長缺席的狀況,這被外界視作台灣在中美洲「邦交」不穩定的指標。尤其是5月14日世界衛生組織大會表決是否將台灣的會員申請案排入議程時,多個中美洲國家未投贊成票,哥斯達黎加甚至投下反對票,中美洲「友邦」的動向備受關注。
「外交部」稱事先知悉
「外交部」發言人王建業說,「外交部」對相關情況非常重視,從未輕視,無論是「友邦」在WHA的出席投票情形或是這次的中美洲外長會議,「外交部」事前均有掌握,「友邦」也都透過管道說明。他表示,中美洲「友邦外長」未能出席會議,並不是刻意不出席,據了解多數外長是正好前往歐洲、歐盟開會。
「外交部」高層私下都不諱言,台灣「外交」防線在中美洲面臨挑戰,但也強調沒有立即「斷交」的危險。「外長」黃志芳已於周一晚間赴中美洲,召集台灣駐中美洲人員進行外長會議的「會前會」,希望先行掌握整個「外交」板塊的危急情勢,找出進一步強化與「友邦」關係的策略。
台「外交部」人員指出,這個以台灣為主軸的論壇,向來外長出席率很高,且議程每年都固定,「如果臨時找藉口不派部長級官員來,真的非常說不過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