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07年5月25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要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Google圖操控網民生活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5-25]
放大圖片

 ■Google計劃建立大型個人資料庫,旨在為網民的日常生活提供建議。 資料圖片

 作家歐威爾的經典小說《1984》中的「老大哥」時刻都監視每個人的一舉一動,想不到現實生活也可能出現此情況,不同的是「老大哥」是搜尋網站巨擘Google。Google準備建立一個歷來最全面的個人資料庫,構思的資料庫功能強大,可以幫助網民決定生活大小事務,網民輸入「我應該做甚麼工」一類問題,都可找到答案。

 Google是最受歡迎的互聯網搜尋器,去年單在美國已經處理了38億個搜尋指令,市場佔有率達55%。而iGoogle服務會根據網民過往的搜尋記錄,編排搜尋結果的排列次序。除了網民的搜尋記錄外,Google透過Gmail獲取網民的電郵記錄,亦從其網上繳費系統Google checkout獲得網民的信用卡資料。

可解答「我做甚麼工」

 Google準備建立一個歷來最全面的個人資料庫,Google既可根據用戶的搜尋與居住地點,送上「度身訂造」的廣告,又可為網民的日常生活提供建議。公司行政總裁施密特表示︰「目標是讓Google的用戶能問『我明天做甚麼好』和『我應該做甚麼工』等一類問題……這是Google擴張的最重要範疇。」不過關注保障個人資料團體憂慮Google的新服務可能侵犯私隱,劍橋大學保安工程系教授安德森說,Google旗下有iGoogle、Gmail和YouTube等服務,用戶難以擺脫Google,網民也很難再隱藏自己的身份,他舉例說一名年輕人登記做交友網站MySpace的會員,30年後應徵做大報主編時,竟有人能夠從網上找回他年少時的資料,那是多麼可怕。

 Google的私隱顧問弗萊舍強調,用戶可選擇是否採用,「我們不是想建立一個個人資訊的大資料庫,我們只是希望電腦能盡量猜中你想找的東西」。 ■《泰晤士報》/《每日郵報》/ 《獨立報》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