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現為劍橋大學彼得豪斯學院院長的前港督衛奕信說﹕「我在香港度過了人生的很多時光,對香港深深依戀。」中新社
【本報訊】(記者 鍾立)香港回歸10年,前港督衛奕信坦言,自己在香港回歸前,已經常對懷疑香港前途的人說:「中國政府會執行他們所承諾的事情,我相信香港會成為一個成功的地區。」現在,他更可以鏗鏘有聲地說:「香港是個非常成功的故事,我非常高興看到這點。」
衛奕信在英國接受中新社訪問時表示,1979年3月,中英關於香港問題的談判在當時的港督麥理浩訪問北京時,正式提上議事日程。
鄧小平會見了麥理浩和港督政治顧問衛奕信。衛奕信說,會見鄧小平涉及的是新界土地租約。「很明顯,我們提出的一些建議沒有讓中國領導人滿意,不過鄧小平當時表示,請香港市民放心,1997年之後,香港將繼續是個資本主義社會,繼續是個自由港。」
中英香港談判開始後,衛奕信在1984年出任中英聯合聲明工作小組的組長。他形容,那是個史無前例的、複雜的外交協議,提前13年為一個地區安排了那麼多細節,「我沒有聽說有政權這麼做過。」
衛奕信說,香港人非常吃驚聯合聲明中有那麼多關於前途的細節安排,有人當時不相信中國政府,擔憂中國不會遵守協議。但他對此卻從不懷疑,因為中國政府在談判中付出了巨大努力:「中國政府會執行他們所承諾的事情……中國政府高度遵守國際協定,比很多很多國家做得好。」
香港的成功 中國的資產
香港回歸中國的10年,衛奕信認為,香港極其成功:「開始幾年,香港一個危機接著一個危機,儘管沒有香港特區政府的過錯,但是人們指責政府──不管是什麼,人們總是指責政府,所以那是非常艱難的時刻。現在,可以看到香港經濟非常興旺,如果你看一些數字,你會發現香港做得非常好。」
香港的成功是因為「一國兩制」,也是因為中國政府對香港採用的政策。衛奕信說:「香港的成功是中國的資產,同樣正確的是,中國中央政府實行好政策對香港成功也很重要,這是雙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