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07年7月6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要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過度活躍童 求診等三年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7-06]

 【本報訊】(記者 李見安)本港每百名兒童,便有5人患專注力失調或過度活躍症,以120萬兒童人口計則有多達6萬名患者,倘未能及早接受治療,會影響他們的學業成績。惟本港目前僅得12位兒童精神科醫生,患上該症的兒童如到公立醫院求診,一般要排期一至三年才獲接見。香港兒童腦科及體智發展學會促請政府,將兒童專注力失調或過度活躍症列為殘疾及康復服務範疇,並增加兒童精神科醫生的數量應付需要。

 香港兒童腦科及體智發展學會主席兼兒科醫生陳作耘指出,本港約有6萬名過度活躍症病童,而據中文大學心理學系2002年的研究報告顯示,本港患有專注力失調或過度活躍症的中學生,男與女的病發率分別為5.7%和3.2%。

患者散漫衝動容易犯事

 他說,患者不能集中精神工作,未能抑制衝動行為,倘沒有及早接受藥物及行為治療,可以影響學業成績。「在學校經常坐不定,於是被老師處罰,繼而停學失學,或會變成問題青年,衍生出濫藥、童犯的問題。」

 惟本港可處理專注力失調或過度活躍症的兒童精神科醫生嚴重短缺,不論私營或公立醫院,全港僅得12名兒童精神科醫生,令公院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新症排期時間,延長至1至3年不等。他稱:「若以歐美作為標準,本港需要有28名兒童精神科醫生才足夠。」

 蕭太的兒子患此症,很早已察覺兒子特別好動,「看見雀鳥飛過、有人走過,他便放下手上工作,跟幵那雀鳥那個人走了;別人下車時是慢慢的、一步一步走,但我的兒子是跳下車的,結果弄傷了要去看跌打。」

專家促納康復服務範疇

 於是蕭太在兒子小二上學期,便開始輪候政府評估,惟歷時18個月、約見醫生達4次之多,仍未能為兒子確診。其間,學校不斷投訴其兒子闖禍,蕭太只好向私家醫生求助,而醫生在第一次面診時,已證實其兒子患有專注力失調或過度活躍症。

 陳作耘建議,政府盡快增加兒童精神科醫生數量,而該會轄下的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工作小組,已草擬一份「兒童專注力失調/過度活躍症2007立場書」,於下周一在立法會「香港康復計劃方案」會議上發表,促請政府能將兒童專注力失調、過度活躍症等列為殘疾及康復服務範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