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7月9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香港十年兩地情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港資弄潮 僑鄉泉州海西跨越發展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7-09]
放大圖片

 ■泉州日新月異。圖為泉州東湖麗景。 (吳壽民 攝)

文:本報海峽西岸新聞中心記者 林志鴻、實習記者 魯欣

 香港回歸後,隨著內地政策的開放和落實,來往手續的便捷、報關手續的方便以及物流交通的發展,不少港資企業紛紛把產業轉向內地發展。而處於海峽西岸的福建省泉州市,因極其發達的產業及優越的投資環境成為不少港商及外商的投資首選。

 泉州的港資企業家紛紛表示,泉州現擁有超1900億元的經濟總量,其作為閩省乃至內地的出口貨源基地,擁有雄厚的供貨能力、強大的生產能力和眾多專業市場,工業產品在國際市場銷售額佔總銷售額的46%以上,這都為港商提供了巨大商機。此間的企業界人士亦指出,吸引香港投資對泉州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加快工業化進程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港資僑資推力 促快速發展

 記者了解到,世界兩成的鞋,12%的茄克,中國近一半的石材出口、日本80%的墓碑市場,都來自泉州。泉州不僅經濟總量已連續多年穩居閩省首位,產業創新、資源利用、品牌培育等方面也已成為時下著力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標本示範。福建省委、省政府時下更要求 「發揮泉州創業型城市經濟快速發展的支撐和帶動作用」。

 著名經濟學家歐陽鐘輝指出,以港資為代表的境外華僑資金支持是泉州經濟快速發展的一大推動力。他表示,泉州民營企業的背後是泉州相當多的華僑,泉州華僑特別是在港眾多泉籍商人,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買機器,支持建立家鄉企業,泉州才會發展如此迅速。

五千港企落地 提升競爭實力

 近年來,在泉州的港企發展速度大大加快。據最新數據顯示,目前,港澳台僑資佔泉州引進外資比重的90%以上,其中港資就佔了近七成,有近5000家港資企業落戶泉州。

 據悉,近年來泉州市推出了包括公路、電力、污水處理等方面大量的基建投資項目,為香港企業家進入這些新的領域創造了良好的投資機會。以石油化工產業為例, 隨著投資額近300億元的煉化一體化、45萬噸聚氯乙烯等大型項目的啟動建設,有遠見的港商紛紛搶灘泉州市泉港石化基地,進軍石化中下游項目和化工碼頭、倉儲等多個領域。

 回歸十年來,包括泉籍港商在內的香港工商界人士亦多次赴泉考察,利用商會互訪和各種經貿活動將泉州有競爭力的民企向海外商界推薦。他們表示,泉州民企可利用香港高度國際化的優勢,既把資金「引進來」,同時可借助香港的技術、管理與專業服務,尤其是香港的國際地位「走出去」,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把企業做強做大。

泉企境外上市 首選香港

 今年2月,由香港貿發局聯合泉州市政府主辦的「香港—泉州企業走向國際的理想平台」研討會在此間召開。香港貿發局向泉州中小企業廣發赴港上市的「英雄帖」,此間眾多企業熱烈響應。香港貿發局內地總代表朱英認為,泉州是內地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而香港在融資和市場推廣方面具備專業化的優勢,有能力為泉企發展中遇到的資金、市場難題出謀劃策。

 據了解,在民營經濟發達、民間資本充裕的泉州,民營企業在經歷了產品經營和品牌經營兩個階段後,正邁出資本經營的步伐。迄今已有恆安國際、中綠公司等11家企業在香港及境外上市,募集資金近20億港元。而梅花股份、興業皮革、福興拉鏈、勁霸服飾、安踏體育用品等一批企業也正加快改制上市步伐。

 在這場眾多泉州民企集體參與的「上市運動」中,有不少企業更願意到香港市場接受「資本洗禮」。此間民營企業家紛紛表示,上市程序相對簡單、準備時間短 ,證券市場的自由度和流通率,以及泉州與香港千絲萬縷的僑親優勢是他們對香港情有獨鍾的重要原因。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香港十年兩地情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