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湯山猿人洞
周 雲
(續上篇)南京猿人2號頭骨的發現時間是1993年2月20日左右,陰錯陽差,直到4月12日才認定,也就是它發現在「1號顱骨」之前,確認在「1號顱骨」之後,故謂之「2號顱骨」。
「故事」是這樣發生的:1993年2月20日左右,那時的縫隙處才掘進約2米多深,泥石用籮框往上吊。那天陶老到挖掘現場,見到籮框內有一個似球狀的化石,疑是股拐骨或猿人頭骨,便將它拿出單獨放在南壁的鐘乳石後,待以後論證。到3月13日出工了猿人顱骨化石以後,既喜又忙,竟將那個化石淡忘了。直到「葫蘆洞」內存放的化石全部清出後,工地上沒再有更大的讓人驚喜的發現。此時4月12日陶老猛然想到那個化石,便進洞去,見仍然安在。後經專家鑒定是猿人顱骨。稱之為「南京人2號顱骨」。
猿人牙齒化石發現過程更是充滿艱辛。1993年4月南京市博物館華國榮和賈維勇及數位民工,將「葫蘆洞」清出的大量泥土過篩,又對碎骨、碎石進行水洗、分辨,但一無所獲。後來,受國家文物局委託,北大考古系與南京市文物局組成合作考古隊,自1993年12月至1994年元月底對發現猿人頭骨的小洞(面積約25平方米)又進行了一次考古發掘。考古就是這樣,希望與失望總是相伴而生。1994年元月8日,終於發現了大家尋覓以久的猿人牙齒化石。由於種種原因,直到1997年,中科院下屬的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才真正對南京猿人及其遺址展開多學科的綜合研究。
全球追尋「南京人」遺骸
當年參與「葫蘆洞」考古發掘、接收猿人頭骨化石,現任南京市博物館考古部主任的華國榮告訴記者,南京湯山葫蘆洞內的大量堆積物和洞底下還有十多米厚的第四紀沉積物尚待發掘研究,我們還期待能找到「南京人」的軀體遺骸。南京博物館已準備與法國國家歷史博物館合作,尋求破解「南京人」的四大謎團。
由於從各自的領域出發,運用不同的材料和依據,專家們得出的觀點並不完全一致。專家們最大的分歧在於對南京猿人生存年代的判定,徐教授通過對葫蘆洞內古脊椎動物骨骼的研究,推測南京猿人生存於距今大約12.7萬至50萬年前,和20萬至50萬年前的北京猿人基本生活在同一時期。與這兩種猿人共生的動植物也大致相同,表明在幾十萬年前,南京地區曾跟北京周口店地區的氣候相似,同樣擁有茂密的森林和廣闊的草原。
但是專門研究地質年齡的專家們通過對洞內沉積層的同位素測定,認為南京猿人的年齡應該比60萬年前更加古老。著作中保留了學者們各自的觀點,分歧還有待於在進一步的研究中得到解決。
是猿人居還是鬣狗窩?
儘管葫蘆洞出土了南京猿人的頭骨化石和大量的動物骨骼化石,但人們卻沒有在那裡發現一件猿人打造使用的石器。而且無論大洞還是小洞內,都包含著一層鬣狗的糞便化石。「那時的鬣狗,頭有現在的獅子那麼大。牠們的糞便之所以沒有腐爛,是因為牠們吃肉時常常不吐骨頭,因此糞便含鈣量特別高。」由此推斷,徐教授認為,「葫蘆洞也許並不是我們祖先居住的洞穴,很有可能是一個鬣狗窩。兇猛的鬣狗吃掉了許多動物,也可能包括那兩個猿人。」
葫蘆洞內還有大量的堆積物和十多米厚的第四紀沉積物,這些都有待於科學家們繼續發掘研究,南京猿人並沒有將他的面紗向世人全部掀開。
經多年的研究和論證,「葫蘆洞」尚有4個待解之謎困擾學術界。
一、洞內沉積的大量泥土層未清除到底,也不知還有多深,其中是否還隱埋著哪些化石?
二、該洞是否是猿人生活遺址或猿人遺骨之地?若為猿人生活遺址,未見有生活過的痕跡和使用過的石器。
三、洞中有大量葛氏斑鹿和腫角鹿的化石。牠們是典型的北方動物群,顯然是從北方遷徙而來,是怎樣越過天塹 ── 長江的?
四、對兩位南京直立人的年齡、特徵、確切年代有不同看法,中國大地上50萬年前竟有這麼相似的北方和南方的人群,其奧秘在哪裡?後來長江流域出現的東夷族與越族,與黃河流域的夏族,文明水平孰高孰低?明天將有另文論述。
(二之二)
|